記者從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榆林煉油廠獲悉,該廠總投資545.06萬元的油氣回收裝置投運10天來一切順利,并于8月17日通過了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有關專家的檢測評審。至此,陜西5個煉油企業中,已經有兩家企業增設了油氣回收裝置。另外3家煉油企業,也在籌劃建設油氣回收裝置。
據榆林煉油廠有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榆林煉油廠加工原油192萬噸,銷售汽油58.8萬噸,僅裝車環節損失的汽油量就達588噸。目前投用的是油庫加油環節的油氣回收裝置,經檢測其回收率可達95%。照此推算,今后榆林煉油廠每年回收的油氣將超過560噸,即便全部按90號汽油現價計算,一年的回收收益也將超過350萬元,并相應減排500多噸的揮發性有機物,經濟、環保及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據了解,繼廣東黃埔油庫、中石化九江煉廠、中石化茂名煉廠油氣回收裝置投用后,中石化荊門煉廠也將投資500萬元,建設油氣回收裝置。而為迎接2010年廣州亞運會召開,今年以來,中石化廣州石油分公司加快了加油站油氣回收工程改造的進程,目前,該公司已經完成50多座加油站油氣回收工程改造,到2010年亞運會召開前,將完成269座獨立加油站和24座聯營加油站的油氣回收改造任務。
油氣回收技術,就是通過分層冷卻液化原理,將氣態的油氣揮發物,冷凝成液態油品,加以回收利用的一門節能環保新技術。油品在儲運過程中蒸發損耗量約為原油加工量的0.26%~0.34%,而汽油在這些過程中蒸發的損失最大。國外由于裝卸端口與輸送管口加工精度高,配合緊密,汽油蒸發損失量通常小于5%。,而我國高達6%~10%。因此,近年來,我國煉油企業也加強了對油氣回收技術的開發。
據悉,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油氣回收裝置在其加油站、油庫、煉廠等重要環節和場所的使用率已經超過90%。但我國僅有3成煉油企業增設了油氣回收裝置,約10%的加油站建有油氣回收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