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逐步落實,以及6月份成品油價格的再次上調,國人對新能源汽車的呼聲和需求再度高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發和市場化進程再次提速。從新能源汽車目前的發展軌跡來看,混合動力汽車正逐漸成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最主要發展方向。
數據顯示,根據機電混合度的不同,混合動力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能夠實現10%-40%的節油效果,常規排放物和二氧化碳排放也顯著降低,并具有性能穩定、可靠性強,不依賴于新建配套設施,因此被認為是近中期比較現實和有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2008-20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指出,未來3-5年內,全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進入一個快速產業化發展的階段。預計到2010年我國將有6-8個轎車企業(含合資企業)、10余個混合動力轎車產品投入批量生產,將有4-5個客車生產企業的8-10個混合動力公交客車產品投入批量生產,年產量將達到15萬-20萬輛,占汽車總產量的1.5%~2%。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一大難題就是動力電池系統,哪個國家哪個企業誰能率先在這方面突破,必將推動整個新能源產業發生質變。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正在進行動力電池的研制攻關,在北京奧運會上,裝載湖南神舟動力系統的東風混合動力電動城市客車成為北京奧運期間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奧運過后,2008年11月,神舟電池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獎項是國內鼓勵汽車自主開發的行業最高獎項。
在IT領域,“intel inside”早已成為品牌榮譽和強勁動力的保證。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正在誕生一個“inside”的品牌,那就是神舟電池。盡管與IT領域大名鼎鼎的神舟電腦公司名稱相同,但神舟電池卻來自湖南。這兩家企業在各自領域中同樣書寫了中國制造的奇跡,而且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神舟”同樣是大名鼎鼎,其創始人楊毅夫博士在是動力電池領域屈指可數的學術帶頭人之一,曾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從事電動汽車電池的研究,并于1999年毅然回湘創立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圖報效祖國,并在2003年作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受到了胡錦濤總書記的接見。“我想把我的技術和信息帶回來,在生我養我的土地上變成產業,讓我國的汽車工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使我們的民族工業能夠立足于世界之林。”
從奧運會之后,作為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部件研發制造商,湖南神舟電池等一批動力電池制造商也開始從幕后走向臺前。近期上市的國內第一款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長安杰勛汽車,使用的同樣是神舟動力電池系統。目前,神舟電池已經廣泛應用于北京奧運大巴、重慶長安、東風等多款型號的電動汽車上。隨著湖南神舟等一批國產動力電池研制企業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有望早日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