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多晶硅行業近期被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陰影所籠罩,但在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紐交所上市代碼:LDK)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小峰看來,國內技術先進的多晶硅企業非常稀少,未來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2005年,30歲的彭小峰創辦賽維LDK。憑借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勢,賽維LDK迅猛發展,2008年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硅片供應商。彭小峰的個人財富也隨之飆漲,2007年他以400億元的身價躍居中國新能源首富。
目前阻礙光伏產業大規模發展的障礙仍是成本偏高,很難與火電、水電等常規能源同網同價。彭小峰認為,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擴大,光伏產業的成本下降空間巨大。未來5到10年,國內光伏發電的成本降到現有水平的一半完全可能,屆時將具備與傳統能源直接競爭的能力。
8月28日,在參加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奠基儀式后,彭小峰接受了經濟觀察網的專訪。他控制的家族企業江蘇百世德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敦煌項目中標聯合體的一員。
訪談:
經濟觀察網: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多晶硅等新興行業存在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傾向。您對多晶硅行業的產能現狀怎么看?
彭小峰:從兩三年前開始,我就一直在講,光伏行業是一個技術先進、有一定門檻的行業。我國的多晶硅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的技術進步才剛開始,現在談過熱,要分兩個層次來看。
一方面,國家出臺警示性的信息,主要是針對低技術水平、工藝落后、產能較小,甚至環保問題都沒有解決的多晶硅企業。
對于行業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國家發布警示信息是非常及時的,行業有必要提高準入門檻。而對于行業龍頭企業來講,能更加專注于提高技術水平,與國際接軌,甚至領先于國際水平。(政府的調控)為龍頭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產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健康。
另一方面,技術慢慢與國際接軌,甚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多晶硅企業,在我國還非常稀少。這類企業在我國的技術投入、產業發展上,還處于起步階段。
從世界范圍來講,光伏產業才剛剛開始。未來的5年、10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這個行業的發展會更快。
經濟觀察網:您認為國內的多晶硅行業是否進入了洗牌階段?
彭小峰:由于行業才剛剛起步,市場太大了,目前談洗牌、整合還有些為時尚早。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投資商因為沖動進入這個行業,他們不清楚技術在哪里,市場在哪里,資金在哪里,這樣的項目可能剛剛投產就要關閉。但這些企業的倒閉和洗牌沒有關系。
經濟觀察網:與常規能源相比,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仍然偏高,其中光伏設備在成本中占據了很大比重。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應通過哪些方式實現?
彭小峰:技術進步和規模擴大,是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的最重要手段。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光伏產業每個環節,如硅料、鑄錠、硅片、組件、系統、逆變器等,都有很大的成本下降空間。
10年前,光伏發電的成本是50元/度;2005年我們剛進入這個行業時,成本是4-5元/度;今天奠基的敦煌特許權項目上網電價是1.09元/度。成本的下降速度是驚人的。
光伏產業規模的擴大主要依靠市場拉動。可喜的是,中國國內的光伏發電市場已經啟動。
未來5到10年,光伏發電的電價從現在的1.09元/度降到一半以上,是完全可能的。屆時與傳統能源相比,光伏發電將具備競爭力。
經濟觀察網:賽維LDK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硅片供應商,你們未來如何拓展市場空間?
彭小峰:我們在太陽能硅片市場的份額每年在不斷增加,去年我們占全球市場15%左右,今年將接近20%。我們的競爭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我們將從上游的硅片制造商,逐步轉型成為光伏系統的解決方案提供者,立足于降低光伏行業的成本。
現在,從產品制造、項目開發、項目融資,到施工建設和運營管理,我們擁有了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我們會向國內外提供比較經濟的光伏系統服務,為行業真正進入大規模應用時代發揮積極作用。
經濟觀察網:在拓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方面,你們有什么舉措?
彭小峰:我們在國內不同省市簽了很多項目,國內的市場一定會參與。除了敦煌特許權項目,我們在國內還有更多的項目處于調研和前期準備階段。賽維LDK一定會成為國內光伏技術的最重要提供商之一。
我國的光伏市場剛剛啟動,我們看到了行業發展的前景。未來幾年,我們的光伏產品在國內銷售的比重會越來越大。我們希望將來國內銷售的比例能逐步提高到20%、30%、40%,甚至最終達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