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進中部崛起”提升為國策之后,中部6省都在積極探索自己的發展之路,以期形成自己獨有的發展特色,化工行業也不例外。河南省將本省化學工業的振興定位于建成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工基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煤鹽化工產業基地。
河南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戰略定位,緣自該省的自身優勢。
——能源資源優勢。河南煤、鹽、水、電資源豐富,該省煤炭儲量居全國第十位,是國家確定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鹽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二位,其中舞陽縣鹽資源品位全國第一;桐柏縣擁有豐富的高品位優質天然堿礦產資源,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這些都是河南發展煤鹽化工極為有利的自然條件。
——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現代煤化工產業在河南發展較快,2008年精甲醇產量居全國第一;已基本形成了氯堿平衡、結構合理、產需銜接的煙堿產業格局,2008年鹽酸、純堿產量在全國排第三,燒堿、離子膜燒堿、聚氯乙烯排第四。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煤鹽化工生產工藝技術和關鍵設備落戶河南,使河南煤鹽化工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區位優勢。河南處于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最近幾年國家實施的一些大工程如寧西鐵路、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都途經河南,其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樞紐地位是其他省份無法比擬的。
——市場優勢。河南是全國最大的人口大省,這就決定了河南在拉動內需、推動國內化工市場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河南立足自身優勢,舞動起了煤鹽化工特色產業鏈。河南石化協會秘書長蘇東告訴記者,河南將重點推動煤鹽化工向高端石化產品發展,在石油替代中搶占制高點,提升化工產業競爭力。
據介紹,今后一個時期,河南煤鹽化工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分為三大塊。一是加快傳統化肥行業的技術改造,重點發展氨加工產業鏈。河南是農業大省,發展化肥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基礎。河南計劃重點發展大型尿素,聯產三聚氰胺、甲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等產品,促進化肥行業向大規模、低成本、節能型方向發展;實現合成氨原料煤的多元化,以減少對高價無煙塊煤的依賴;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8萬噸級以下的合成氨裝置,布局建設3~5套4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尿素裝置,形成2~3家百萬噸級尿素企業;發展液體肥料、緩控釋肥等新型化肥品種。
二是搶占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制高點,重點發展碳一化工產業鏈。河南計劃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整合現有甲醇等產品資源,在豫北、豫西、豫東等區域建設大型煤化工及深加工項目,重點發展甲醇制烯烴、乙二醇、醋酸、聚甲醛、醋酸乙烯等產品。
三是優化鹽化工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鹽堿化工產業鏈。河南計劃依托葉舞鹽田、濮陽鹽田、桐柏天然堿礦以及骨干鹽堿化工企業,重點建設平(頂山)漯 (河)、焦(作)濟(源)、濮陽和南陽四大鹽化工基地,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產業布局。同時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鹽化工產業的附加值。重點圍繞鹽—純堿、燒堿—氯、氫深加工產品鏈,結合鹽鹵水、焦炭和石灰石等資源優勢,加快發展附加值高、市場需求大的聚氯乙烯型材、PVDC(聚偏二氯乙烯)薄膜、氯化聚合物、含氯中間體、新型制冷劑等氯堿深加工產品,大力開發聚氯乙烯糊樹脂、氯化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等系列化高附加值吃氯產品,提高氯氣深加工比例;依托桐柏優質天然堿資源,擴大低鹽重質純堿及其深加工規模,在南陽形成百萬噸級低鹽重質純堿生產基地。2012年前,河南將逐步淘汰隔膜法燒堿產能,建設大型三聚氰胺裝置,形成2~3個合成氨、純堿、三聚氰胺一體化百萬噸級聯堿化工基地。
通過實施上述舉措,河南煤鹽化工產業集中度將繼續提高,甲醇、醋酸、尿素、聚氯乙烯、燒堿等骨干企業的產能將超過80%,重大產業基地銷售收入超過全省化工行業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