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氣田上鬧氣荒,沒有天然氣開采權的重慶市又一次鬧起了年底氣荒。CBN記者在當地一些加油站看到,出租車為加氣排隊超過1公里。
“我昨天晚上在李子壩加油站排了3個多小時才加到氣,這樣開下去是沒法開了。”重慶出租車司機吳健昨日對CBN記者說。
為保證營運車輛正常加氣,日前,重慶市交委、市經信委、市公安局、市質監局聯合發布公告,從11月18日起至明年3月31日,各主城區加油站,每天10:00~22:00只能為持證的營運車輛加氣,暫停對其他車輛加氣。
“主要還是天然氣總量不足。”消息人士17日對CBN記者稱,所謂天氣太冷的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最近幾年重慶市的天然氣需求量增長很快,但是供給卻沒有跟上。
目前重慶市主城區的天然氣主要供應商為中石油,此前幾年的年底重慶市曾多次鬧天然氣氣荒,媒體調查出的原因為,中石油每年提供給重慶市的天然氣有一定定額量,到年底接近這個數值,就會出現加氣難問題。
該人士認為,重慶市經信委不敢對媒體提及氣荒原因等事宜,原因在于當地政府每年都有求于獨家供氣商中石油。
2006年時,重慶市約有10多億立方米天然氣用于民用燃氣,20多億立方米用于工業用途。重慶謀求的解決方案有二,一是積極推進中石化向重慶供氣,二是向中央政府申請地方政府開井打氣。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2006年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重慶市當時正通過加大與中石化的合作,來尋求解決方案。
2006年1月,時任重慶市委書記汪洋曾與中石化高層會談,其合作計劃是:中石化將在2008年向重慶市供氣10億立方米,至2010年時,向重慶市供氣30億立方米。黃奇帆當時的原話是,“中石化為重慶市‘解了大圍’。”
按照既定的發展規劃,重慶市在2010年時大致需要9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但中石油只能提供60億立方米,另30億立方米由中石化提供。
當時重慶市政府計劃中石化的天然氣能在2008年輸入重慶,目前的信息顯示,這一進程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