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臺打樁機日前在廣西北海鐵山港石化工業園區內開始作業。這個被冠以“北海頭號工程”的中石化北海煉油異地改造石化工程項目,正式進入土建工程階段。
“在廣西北部灣布局石化產業,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主任陳武說。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中國沿海西南端,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所轄行政區域組成,臨近沿海的玉林、崇左兩市的交通、物流也被列入經濟區的規劃建設中統籌考慮。按照相關規劃,到2020年,廣西沿海石油化工業將建成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的產業。
大批石化項目落戶北部灣,引發對生態環境的擔憂。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大部分是重化工項目,但是作為新建項目具有“后發”的優勢,如果在項目建設前期加強規劃,吸收各方先進科技成果,結合資源和經濟發展特點,就能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越是作為后發展地區,越是要重視環境的保護工作。”欽州市副市長高樸說,雖然重化工業項目投資大,對地方經濟發展拉動效益大,但是欽州市堅持以社會綜合效益為指標,嚴格制訂重化工業項目入園標準,不單純以投資為標準,嚴格環評、安評、用地等指標。
“人們對沿海的石化產業都很關心,主要是擔心石化產業會給大海帶來污染。石化產業的污染問題不在于布局在什么地方,而在于采用什么工藝。北部灣的石化項目,可以成為中國石化產業發展的環保標桿。”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張建國說。
在欽州港區中石油廣西石化千萬噸煉油項目廠區內,記者沒有看到煙囪林立、灰霾密布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潔有序的廠房和設備,空氣中也沒有刺鼻的氣味。
張建國說:“因為是新建的煉油工程,我們采用了世界先進的技術,引入國際領先的設計理念,選擇了清潔的生產模式,把保護環境放在首位。在生產過程中,我們的污水排放可以全部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清潔生產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北部灣石化產業能否成為環保標桿,關鍵在于規劃、設計的科學,以及各環節的嚴格監管。”廣西大學環境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研究所所長喻澤斌教授說。
喻澤斌表示,企業的清潔生產很重要,環保部門對項目周邊的水質、大氣、海洋環境進行監測也很重要。他建議廣西環保部門加強環保工作的力度,對北部灣地區的工業排放進行監測,并實時公布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