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此波全球經濟的衰退,歐美多數化工公司都采取了裁員措施,到目前為止,美國化工行業就業狀況仍未好轉。美國化工理事會首席經濟師凱文·斯威夫特3月初表示,今年1月份美國化工行業從業人員總數為791500人,與去年9月的840800人相比,減少了5.9%。若從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初期算起,美國化工行業共減少了66000個工作崗位,從業人員減少了7.7%。
據全球著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統計,目前全球化工行業從業人員總數為300萬人。在此輪經濟衰退中,美國和西歐所受沖擊最大,這兩個地區通用化學品行業的裁員風暴尤為猛烈。不過,美國聚合物咨詢國際公司(PCI)的專家表示,目前看來由經濟衰退引發的企業大規模裁員的最糟糕時候似乎已過去。PCI總裁羅勃特·保曼指出,雖然如此,但多數人還在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就是中東和中國正在建設的石化新項目投產對歐美企業帶來的沖擊。
保曼稱,目前已有一些新裝置投產,它們對市場的沖擊現在看來并不大,主要是亞洲地區的需求比預想的要大,再加上近一段時間,歐洲和美國接二連三地關閉了一些舊的石化裝置。不過,中東和亞洲多數石化新項目按計劃將在今后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內投產,屆時由于供應過剩,可能造成石化產品價格下降、裝置利潤率下滑,從而使行業整體開工率下降。他進一步指出,如果情況越來越嚴重,特別是仍有工廠關閉的話,歐美化工廠將再次出現裁員潮,但不會比剛剛過去的這波裁員潮猛烈。PCI的專家還指出,如果這些新產能投產延遲,裝置無法達產或者全球經濟狀況好轉,則會使形勢逆轉。
目前,北美和歐洲化工市場依舊疲軟并仍在萎縮,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亞洲和中東地區的擴能和新建項目正在不斷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