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首次掛牌的“有價無市”后,寧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西部乙烯)15.53%股權日前再上交易臺。
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最新披露信息,氯堿化工擬從本月15日起將所持西部乙烯15.53%股權予以公開掛牌轉讓,而與2月初首次掛牌價11977萬元相比,此次10780萬元的轉讓價恰好較其折讓10%。
為回收現金流,集中精力于化工區主戰場,氯堿化工今年初便決定出售所持西部乙烯股權。值得注意的是,在首次掛牌時,西部乙烯另一大股東——英力特(持股84.47%)曾明確表示不放棄優先購買權。在此背景下,英力特在股權首次掛牌中卻不出手購買,其背后意圖無疑值得玩味。
事實上,西部乙烯對英力特的業績貢獻堪稱巨大。以2008年為例,盡管公司當時僅持有西部乙烯 43.71%股權,但其當年來源于西部乙烯的凈利潤卻高達3777萬元,占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90.75%。而為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英力特去年更是通過配股方式從控股股東處收購了西部乙烯40.76%股權。值得一提的是,英力特收購該部分股權的價格為36751萬元,若以此為標準,15.53%股權對應的轉讓價則為1.4億元。反觀氯堿化工首次掛牌價還不足1.2億元,但英力特為何仍“無動于衷”呢?
一位長期關注英力特的券商分析師認為,在未收購上述15.53%股權的前提下,英力特已擁有西部乙烯絕大部分利潤的分配權。而且氯堿化工所規定的“受讓門檻”較高(受讓方或其母公司的凈資產達到25億元以上),在此前提下即便有參與者競價,英力特則可憑借優先購買權“捷足先登”;若無人競買,英力特則可通過延遲競購而壓低轉讓價格。
如今,在氯堿化工已將掛牌價下調10%的背景下,英力特此次會否出手收購,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