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開灤集團今年前4個月的財務數據,幾大看點引人關注:和去年同期相比,原煤產量增長50.4%,營業收入增長90.3%,利潤總額增長178%。
2009年,開灤同樣提供了這樣一份驕人的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559億元,比上年增加225億元,提前一年突破500億元大關;非煤產業收入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62%提高到72.8%。
近兩年,開灤曾面臨重重困難: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市場回暖緩慢,2009年上半年僅煤炭一項就少收入18億元;同時,市場上,焦炭價格下滑28%,少收入17億元,甲醇因產能過剩全國有40%企業停產,此外,企業辦社會的包袱也十分沉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推進轉型,曾引發懷疑。
憑借技術創新、資本運作、加強對外合作,2009年開灤不僅戰勝了困難,而且增長的總收入中,綠色漸多,黑色漸少。解讀這兩組數字,開灤集團董事長張文學說:“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企業越是困難,就越需要調整結構,加快轉型和發展。”
年終算賬,繼上一年工資平均增長33%之后,2009年開灤在冊職工收入仍平均上漲11.4%。開灤的職工笑了:轉型不僅能為企業帶來更大收益,還能讓職工收獲實惠;轉型,才能更好地發展。
一張技術創新路線圖,引領產業成鏈、產品升級
這是一張技術創新路線圖。
路線圖覆蓋了開灤集團“一基五線”6項產業所要著力破解的技術難題,指明了開灤轉型的發展方向:
煤炭基礎產業方面,要破解三下采煤、深部開采等難題,提高資源回收率;煤化工產業方面,要按精細化工發展方向,構建甲醇鏈、苯鏈、煤焦油鏈;現代物流方面,要借助網絡技術搭建社會物流公共服務平臺,發展電子商務……
企業轉型,技術創新必須先行。轉型中的開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認識到“技術為王”的道理:資源日益匱乏,開采難度加大,需要技術進步來突破;精煤回收率偏低,需要技術創新來提高;焦化行業低迷,甲醇產能過剩全國有40%企業停產,需要依托新技術升級產品……
4月11日,開灤集團董事長張文學接受采訪時表示:“開灤要轉型,必須推進技術進步、自主創新,研發生產高端高附加值產品。”
為推進轉型路線圖譜的制定實施,開灤專門召開技術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集中各產業專家型人才,組建團隊,加大攻關力度。
4月23日,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碩士班在開灤開班。開灤有20多名化工類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開始接受專業系統培訓。開灤集團副董事長裴華介紹,此前,雙方已經共建了煤化工研發中心,開灤投入1000萬元研發費用,用于項目研發、技術交流。借智發展,浙江大學等國內科研院校紛紛紛成為開灤的合作伙伴。
開灤圍繞企業發展的重點技術問題,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和社會資源,提高項目研發的層次和水平,加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依靠這些,開灤的產品在升級,產業鏈在延伸。好消息不時傳來,讓職工備感振奮:一種通過向汽油添加甲醇制備的新能源——M15汽油,作為試點發展;一個工作面建成了省內首個生產能力達到300萬噸的作業線,創出了日產9000噸原煤的高產水平;一個用甲醇生產聚甲醛的項目即將開工,新產品可“以塑代鋼”,應用于航天航空、汽車等行業……
一套整體上市方案,破解資金瓶頸,優化公司治理
4月初到開灤采訪,可以看到企業的技術創新路線圖,卻看不到那套集團整體上市的方案。
在百度中搜索“開灤整體上市”,可以“找到相關網頁約44.7萬個”。有太多的人關注著股市上即將出現的新亮點,甚至有市場研究機構提出,要潛伏開灤,靜待整體上市。
去年,開灤股份公告稱,開灤集團在進行煤炭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前期論證。消息一出即引發各方關注。有分析機構認為,由于開灤集團資產龐大,一旦整體上市業績增厚將十分顯著。
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需要強大資金保障。在今年的投資規模達到150億元之后,開灤也“缺錢”。一個現代化企業不可能靠攢錢求得發展。應對資金關,開灤重點在資本運營上下功夫,內外并重,打造融資平臺,拓寬融資渠道。
內部融資方面,開灤在全集團推廣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挖掘潛在利潤。同時努力盤活內部資產,建立土地、房產、設備等流動機制,將盤活的資金用在效益高的項目上。
對外融資方面,開灤致力于用好財政政策,對符合國家拉動內需十項措施要求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爭取補貼和支持。同時積極進行債券融資、優選銀行融資方式、引進戰略合作者等。
整體上市,也是開灤轉型發展的不二之選。
“我們已經和信達、華融兩家資產管理公司達成一致,開灤集團整體上市工作爭取在今年實現。”張文學謹慎地透露,集團上市工作目前正由中信證券進行緊張操作。
張文學展望,在企業轉型的關鍵時刻,推動集團整體上市,不僅能破解融資問題,而且可以使開灤進一步完善管理和財務體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反過來推動企業轉型。
幾十份合作協議,借力占據產業高端,拓寬企業發展空間
3月25日,開灤集團與泰國萬浦集團合資項目成功簽約,雙方將合資建設開灤東方電廠二期2×300MW單抽空冷汽輪發電機組項目。
這是一個熱電聯產項目,以煤矸石和洗中煤混合物為燃料,設計年可消耗煤矸石和洗中煤250萬噸。這也是一個合作共贏的項目,萬浦集團在中國又布下一子,而其2.7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既可使開灤的該項目資金獲得保障,同時也能將開灤的節能減排產業推向深入。
合作以求共贏,這也許將成為下一個被媒體廣泛關注的案例。
張文學說:“百年開灤實現轉型發展,意味著長期以來被煤炭戰線尊稱‘老大哥’的開灤要與方方面面、有著不同價值取向和行事習慣的企業和團隊進行合作。在由內向外、由封閉到開放、由熟悉到不熟悉、由低風險到高風險的變革中,實現自我提升。”
加強對外合作,開灤已逐漸占據了產業高端,擁有了更大的行業話語權。
2009年8月8日,開灤與北京北燃實業在合作意向書上簽字:雙方旗下的唐山中潤和佳華公司進行整合。至此,開灤已成為擁有千萬噸級規模的全國焦化旗艦企業;此前,其牽手全球最大的煤焦油加工產品供應商美國考伯斯公司,一步就站到了產業發展的最前沿;目前,開灤已啟動曹妃甸百萬噸級煤焦油加工基地,謀求以建設每小時生產10萬立方米煤制氫氣項目為切入點,與中石化合作建設丁辛醇等石化下游項目,打造高層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加強對外合作,開灤還開始涉足更多的新領域,拓寬了企業發展空間。
今年3月1日,開灤與山西介休有關方面簽約整合當地煤礦,奠定了其在山西進一步擴張的基礎;此前,開灤則借助加拿大德華公司,將煤炭產業拓展到大洋彼岸。2009年11月11日,與茂華控股集團簽署協議后,開灤就此快步進入文化和房地產業;而今年3月11日,確立與健榮集團等企業的深入合作,則使開灤的國際物流產業擴展到煤炭、礦石等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