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市萬州區經信委透露,萬州工業經濟發展以鹽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藥品五大產業為基礎,做大做強重慶第二大城市經濟支柱,努力把萬州建成“江南萬億工業走廊”重要核心和長江上游重要現代產業基地。
鹽氣化工產業
依托豐富的巖鹽和天然氣資源,以重慶宜化、索特鹽化、華歌生物、三陽化工等骨干企業為龍頭,通過招商引資,延伸做大鹽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石化下游加工等產業鏈,著力打造西部鹽氣化工產業高地。重點建設270萬噸真空制鹽、100萬噸聯堿、30萬噸氯堿、30萬噸聚氯乙烯、50萬噸雙甘膦、10萬噸草甘膦、30萬噸亞胺基二乙腈等項目。
新材料新能源產業
重點發展多晶硅光伏產業。以多晶硅基礎材料生產為支撐,主要從兩個方向延伸產業鏈:一是以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為基礎,做大太陽能光伏產業;二是以電子級IC單晶硅項目和單晶硅拋光片為基礎,發展半導體材料生產,逐步建立以硅產業為基礎的電子材料工業體系。重點建設年產1萬噸多晶硅、年產3000噸單晶硅棒及切片、年產1000MW硅錠硅片、年產160MW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年產72萬片集成電路芯片。以大全新能源、蘭花太陽能等龍頭企業為骨干,著力打造“百億級”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
機械電子產業
充分利用航運優勢和發揮現有產業基礎支撐作用,以長安跨越、雷士照明、合智思創、密勝科技等骨干企業為龍頭,加快集群化、高技術化、信息化和綠色化“四化”進程,發展汽摩制造、裝備制造、船舶制造、照明設備、IT產品、電子元件制造等產業集群,逐步向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重點實施30萬輛專用車、80萬套燈具及配件、中船重工船舶配套工業園、萬州船舶工業園、IT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密勝科技萬州電子電器產品制造基地等項目。
紡織服裝產業
以高新技術高端優勢新型產品為支撐,以緊密紡高新技術產品及竹纖維新型生態紡織品為引領,形成原料、紡織、服裝及輔料生產系列化、規模化的紡織服裝生產基地。重點推進25萬錠緊密紡產業鏈建設,加快發展4000萬米高檔服裝面料、棉紡及混紡染整中心、1000萬件高檔襯衣等項目,著力打造中國西部紡織城。
食品藥品產業
以三峽庫區豐富而獨具特色的動植物資源為依托,以三峽生態區為背景,以魚泉榨菜、太白酒業、飛亞實業、重慶啤酒等骨干企業為龍頭,培育特色品牌產品,著力打造三峽庫區綠色食品基地。依托三峽地區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以三峽牧業、迪康藥業、天圣藥業等龍頭企業為骨干,著力打造三峽庫區現代制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