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兼具一般商品和金融產品雙重屬性的特殊產品,是重要的全球性戰略資源,黃金產業是關系到國家資源安全、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戰略性產業。”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炳南在談到黃金產業時說。
近年來,在全球黃金產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我國黃金產業發展勢頭依然強勁,黃金產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增強了國家長遠儲備能力和對抗風險能力,增強了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金融安全的能力。
作為云南礦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的云南黃金工業,已基本形成了包括黃金勘查、采選冶煉、精煉提取等相對獨立的自主工業體系。20多年來,特別是經過“十五”投資勘查開發黃金熱潮之后,發現并勘查了一批黃金礦產資源地,累計探明黃金資源量近500噸。
黃金產量全國第三
“十一五”期間,云南實施了9個資源戰略區勘探和老礦山技能技術改造,省工信委明確提出“綠色噸金礦山建設”與共伴生黃金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雙軌發展”方向,重點建成7個以上噸金黃金生產礦山。2006年,全省礦產金和冶煉附產金產量齊頭并進,黃金產量達到15.72噸,躍居全國產金量第三位。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生產黃金80噸,提前8個月完成了“十一五”目標任務。預計到“十一五”末,全省生產黃金可達94噸,黃金產量連續3年位列全國第3位。
省黃金管理局相關人士說,依托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墨江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潞西海華開發有限公司和祥云黃金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我省黃金工業主要工藝技術指標接近或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提升了黃金品牌效應。
企業開采實力增強
云南黃金礦業集團是目前我省最大的黃金勘查開采企業,該公司于2007年進行增資擴股后,旗下有10家礦山。此外,該公司在秘魯、印尼等地也有控股公司。“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我們已經加大了投入,主要是提高生產效率,比如正在研發的尾礦回收技術,如果成功后每年可以從廢礦渣中提取黃金1噸多,相當于再建一個鶴慶北衙金礦。”云南黃金礦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鶴慶北衙金礦日處理4000噸鐵金礦技改擴建項目現已全面展開,改擴建后日處理能力將達到6000噸,將成為全國之最;云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我省最大、最難處理的金礦山生產項目——鎮沅老王寨金礦2000噸/日礦山一期工程開工建設也已展開,這些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將為我省黃金的生產提供支持和保證,更好地將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
云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下設有鎮沅分公司和新平分公司。鎮沅礦區屬難采難選冶金礦資源,礦石品位低,資源量大,并且鎮沅礦區礦權分散、采礦秩序亂,資源浪費嚴重。公司意識到要使鎮沅的礦區產業做大做強,必須走整體規劃,規模經營戰略。在談到如何解決問題時,公司董事長張維濱介紹說,近年來,公司先后整合了縣、鄉礦業公司及14個個體采礦權人,采礦權面積由原來的0.53平方公里擴至3.247平方公里,使資源得到了整合優化,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鎮沅金礦田屬于全國乃至世界公認的“三難”型礦床,即難采、難選、難冶,是國家重點扶持項目,公司始終把技術攻關作為首要任務來抓,通過近一年時間努力,公司選礦收回率由原來的70%提高到90%以上,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技術和經濟支撐。
目前,我省黃金工業已基本形成了以資源和資產為紐帶,大力發展大型黃金集團,規模化經營格局基本形成,結構調整工作穩步推進。2009年底,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祥云縣黃金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元陽縣華西黃金有限公司共產金6.856噸,占全省礦產金產量的61.2%。墨江縣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文山隆興金礦有限公司產金接近1噸,上升勢頭迅猛。云南銅業集團生產冶煉副產金7.04噸,占全省冶煉副產金產量的100%,大型黃金企業主導我省黃金工業發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加大資源整合力度
“近年來,雖然我省黃金工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黃金工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和兄弟省份比較還有很大的差距。”省黃金行業協會相關人士指出,我省黃金開采私挖濫采現象依然存在,部分黃金企業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產業不夠集中,制約了我省黃金工業的發展,應繼續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優化資源配置,按照“一礦一主一權”的原則,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逐步實現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提高全省黃金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云南黃金工業的未來發展空間很大。”省黃金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到2012年,全省黃金產量將力爭實現穩產32噸、年均增速10%以上,年均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工業增加值30億元;以黃金飾品、工藝品、民間儲存用金和金基化工產品開發為重點,逐步延伸黃金產業鏈,力爭實現黃金省內加工用量占年產金的15%以上;穩步推進資源、資本為紐帶的行業整合,全省基本形成3~5家具有探、采、選、冶及延壓加工為一體的大型黃金生產聯合企業,為我省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