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企業對環保工藝改造意識日漸高漲,我國有關研究部門提出了許多適宜處理制藥廢水的工藝技術。
業界專家預計,制藥工業將為達標投入數百億元的環保資金
據環保部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制藥工業總產值占全國GDP不到3%,而污染排放總量則占到了6%,制藥行業更被國家環保部門確定為環境重點治理行業之一。而隨著《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下稱“新《標準》”)全行業強制執行的全面鋪開,制藥企業能否通過環保大考,已經成為一條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生命線”。
從幾年前原料藥企業成為排污重點監管對象開始,原料藥企業紛紛關停搬遷的消息不絕于耳。7月初,阿拉賓度(大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因水排放標準不過關被當地環保部門勒令關停等待搬遷,而同在山西大同經濟開發區的7家原料藥和中藥企業項目亦因相同問題被實施停產。這是自新《標準》全行業強制執行以來,同一地區原料藥企業集中關停的第一例。
健康產業亦要關注排污
“醫藥產業號稱健康產業,我們生產出藥品就是為了保障百姓身體健康,而環境污染嚴重顯然有悖于行業發展初衷。醫藥行業不能做‘制藥救人,排污害人’的事情。”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俞觀文認為,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基地,原料藥出口帶來的最大問題即是資源消耗較高,對環境污染嚴重,產品附加值較低。
據悉,目前我國每年生產化學原料藥將近1500種,總產量約80萬噸。原料藥企業多采用化學法生產,污染嚴重,大型原料藥生產企業往往需要每年投入數千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成本高昂。其中,由于化學原料藥產品的生產特點是流程長,反應復雜,副產物多,反應原料常為溶劑類物質或環狀結構的化合物,使得廢水中污染物組分繁雜,含量高、COD值高、有毒有害物質多,生物難降解物質多,這類廢水往往治理難度大且處理成本高,是廢水治理中的難點和重點。
《醫藥經濟報》記者了解到,隨著環保壓力的加大,一些原料藥企業已經開始實施新的工藝改造以替代舊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方式。據悉,魯抗醫藥已于2009年開始采用7-ACA酶法直通工藝生產,運用低污染、低能耗的酶法工藝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學法生產7-ACA。而7-ACA的另一生產廠家聯邦制藥,在經過前期輿論高度關注后,目前其在環保治理方面累計投入資金近1.6億元,對公司污水處理站原有廢氣處理系統的升級改造。
“環保就是制藥企業的生命線。環保的事情做好了,就是我們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力。在制藥行業里,如果環保沒有做好,就等于生產要被停止了。”聯邦制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蔡金樂表示。據其稱,聯邦制藥的環保投入已經占到公司總投資額14億元的11%。
據參與制定新《標準》的國家環境保護制藥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任立人調查,我國制藥企業尤其是發酵類制藥企業,能夠到達新的排放標準——化學需氧量(COD)120mg/L以下的寥寥無幾。而根據新《標準》規定,現有企業或設備以及新建(改/擴建)制藥企業或制藥設備,從今年7月開始強制執行新標準。業界專家預計,制藥工業將為達標投入數百億元的環保資金。
工藝創新探索正酣
從全行業強制執行新《標準》,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重新修訂意見開征,再到《侵權責任法》明確“排放即有責任”原則,在環保意識日益興盛的當下,被喻為醫藥行業“排污大戶”的原料藥企業生產工藝創新勢在必行。
任立人向記者表示,目前,醫藥行業尤其是原料藥生產企業的廢水排放是否達標,已經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應在限制企業排放的同時,加大對企業污染治理資金和技術支持力度,尋求有效的廢水處理技術為制藥企業攻克排污難題。
據了解,制藥廢水是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制藥工業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大多為物化法、化學法、生化法、其他組合工藝等。而傳統的處理方法為化學方法,由于化學藥品昂貴,處理費用較高,企業難以承受,況且化學方法又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較為理想的處理方法是物理、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的方法。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是厭氧-好氧組合技術處理制藥廢水。
由于制藥產品種類繁多,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差別較大,使得污水處理方法顯示出各自的特點。
從帝斯曼將清潔生產的“綠色酶法”引進中國開始,制藥企業對環保工藝改造意識日漸高漲,我國許多研究部門也提出了許多適宜處理制藥廢水的工藝技術。以上海一家典型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廠為例,該原料藥廠在生產過程中排出大量高濃度、高鹽份且有一定毒性的有機廢水,針對其原廢水處理裝置工藝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廢水難以生物降解的特性,探索試行新型三段序貫式水解-好氧工序為主的工藝,通過對占CODcr總量70%的高濃度廢水加強了回收預處理,對其廢水的處理效果明顯。
有業界專家表示,環保意識不僅關系到藥企的生存和發展,也對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提出轉變需求,從觀念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到推行清潔生產,實施循環經濟,發展低排放、低消耗的低碳經濟,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原料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
“原料藥企業必須走‘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技術支撐、引領未來’之路,自覺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推進產業轉型和產品升級。”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沈賢姬直言。
鏈接:廢水排放指標的含義
化學需氧量(COD):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水中的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氧量,是一項重要的水質指標。常用的氧化劑有重鉻酸鉀和高錳酸鉀,用CODcr表示,單位:mg/L。
生化需氧量(BOD):BOD(BOD5表示5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溫度、時間都一定的條件下,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水中有機物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單位:mg/L。
固體物質含量(SS):水中固體物質包括懸浮固體和溶解性固體兩大類。懸浮固體也稱懸浮物質或懸浮物,是指懸浮于水中的固體物質,是反映水中固體物質含量的一個常用的重要水質指標,常用SS表示,單位:mg/L。
酸堿強度(pH):水的pH是常用的水質指標之一,表示水中酸、堿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