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資銀行奧本海默(Oppenheimer)化工業務負責人蒂姆·威爾丁上周表示,2011年私募股權公司將加快拋售化工資產。威爾丁指出,該結論是基于兩點得出的:其一是當前隨著經濟的復蘇,化工并購交易行情逐漸看好;其二是多數私募股權公司收購的化工資產已經經歷了3~5年的時間,從時間點上看,也到了出售的時間了。
美國投資銀行Scott-Macon副總裁兼化工業務負責人奧蘭·本通指出,當前全球化工業并購交易估價正日趨上升。今年上半年全球完成的專用化學品并購交易的企業價值倍數即企業價值與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EBITDA)的比值已經達到10.1,這個數字在2009年時為7.3,在 2008年時為9.6,在2007年時為9.8。
威爾丁表示,全球化工并購交易市場鼎盛時期是在2005~2007年,受益于融資成本的低廉,多數私募股權公司都收購了化工資產。私募股權公司持有的主要化工資產包括:阿波羅管理公司在2005年收購的瀚森化學公司,在 2006年收購的Momentive性能材料公司;Caryle集團于2007年收購的PQ公司;Court Square資本合作伙伴公司于2007年收購的MacDermid公司。
近來最為引人注目的私募股權公司出售化工資產的交易是Permira和高盛資本合伙人公司在今年6月23日同意以31億歐元的價格向德國巴斯夫公司出售德國專用化學品公司科寧公司的交易;今年6月30日由CVC資本合伙人公司持有的美國化工經銷商Univar公司已經提出申請,在美國進行IPO募集高達8.625億美元的資金;而在今年5月底,BC資本公司持有的化工經銷商Brenntag在德國進行了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7.475 億歐元。Rhone資本公司也準備出售先前收購的Arizona化學公司資產,同時還在進行IPO申請。
據威爾丁稱,一般而言,私募股權公司傾向于出售資產,而不是進行IPO,因為后者增加了不確定的因素,包括是否能成功IPO以及花費的時間,而且,在進行IPO后還需要花費兩年或更多的時間才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