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中國國際煤化工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煤化工產業應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方向發展,現代煤化工以示范為主,嚴格限制煤炭調入地區發展煤化工。
合理發展煤化工是目前我國煤化工產業急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煤化工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較大的問題。從傳統煤化工上來看,我國傳統煤化工行業面臨著普遍的產能過剩,像焦炭、電石等行業的產能過剩現象十分嚴重,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降低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從現代煤化工上來看,近年來,國內發展以煤炭為原料生產石油代替產品的現代煤化工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現代煤化工往往對資源、環境等方面要求較高,但是一些地方出于對市場前景的看好,都希望能夠提前進行產業布局。
我國煤化工在“十二五”期間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理順行業的發展秩序,在傳統煤化工方面,開展行業內的重組整合,提高行業的準入門檻,鼓勵行業內的技術創新,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限制行業的整體產能,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深挖產業鏈的下游,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與附加值;在現代煤化工方面,則應該以示范為主,消化和吸收現代煤化工的關鍵性技術,加快行業裝備的國產化程度,通過大量的示范試點工程來驗證項目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對于國家規劃的煤炭調入區嚴格限制煤化工的發展,對于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綜合的考慮資金、技術、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規劃的發展現代煤化工。
今年上半年,由于國內多數地區對于發展煤制天然氣項目的積極性非常高,都希望能夠上馬相應的項目,整個行業呈現出盲目發展的苗頭,國家發改委緊急下發通知,收回了地方對于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審批權,這對煤制天然氣產業的發展顯然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對于一個尚不成熟的產業,國家必須進行相關的規劃與引導,這樣才有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
發展煤化工產業對于提高我國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煤炭資源利用過程中所帶來的污染都具有較大的意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在石油等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充分發揮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