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個只有1萬噸甲醇年產能力的縣級小企業,現在甲醇年產量也不過8萬噸。但在市場形勢嚴峻、大型甲醇企業都“抗不住”的時候,他們今年上半年卻實現銷售額8億元、利潤5000多萬元。預計全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左右,利潤1億元以上。
“也許在很多大型甲醇企業的眼里,金禾實業只能算是個小弟弟,因為我們的規模、產量都比不上他們;但論投入產出比、資產利潤比,我們就未必是小弟了。”該公司副總經理孫濤說。
孫濤認為,目前國內甲醇過剩的局面,就是部分企業當年盲目跟風、盲目做大造成的。而在國內企業一窩蜂趕“大甲醇”的浪潮中,金禾實業警覺到了過剩風險,理性分析預測市場,沒有跟風擴大甲醇生產規模,而是投建下游產品生產裝置,向下拉長甲醇產業鏈。
由于我國甲醇產品的30%左右都用于生產甲醛,因此,金禾實業利用年產8萬噸的甲醇資源,開發了年產20萬噸的甲醛裝置。隨后,他們又以甲醛為主要原料,建設了年產2萬噸的季戊四醇和年產15000噸的新戊二醇生產線,同時加大甲醇下游盈利空間巨大的安賽蜜和麥芽酚產品的比重。
在孫濤看來,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得產品利潤,同時可以通過產品結構多元化,攤低單一品種的市場風險,在甲醇市場處于低谷時,分流甲醇過剩的市場壓力。因此,在當前甲醇行業普遍虧損的大背景下,金禾的日子過得還算比較滋潤。
通過不斷開發下游產品和下游市場,目前,金禾實業公司的氨醇能力已擴大到年產近30萬噸,企業擁有各類產品20多種,涵蓋食品添加劑、基礎化工原料、化肥、建材等領域。其中安賽蜜產品的規模在國內處于領先位置,麥芽酚產品規模在國內企業中首屈一指,在全球范圍內也名列前茅。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大增,公司在市場上顯現出勃勃生機。良好的業績使金禾實業公司躋身安徽省民營企業20強、出口創匯50強,成為安徽省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由于甲醇產品自己生產自己消化,企業沒有受到甲醇市場波動的影響,甲醇裝置還是在每天飛快地運轉著。
孫濤說,有些企業認為,大就能長久,大就能有競爭力,事實證明這是非常片面的想法。談起企業下一步的規劃,孫濤說了4句話:環境保護優先,強調循環經濟,繼續向下延伸產業鏈,“十二五”初年銷售收入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