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能源分析機構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國際油價變化率再次突破國內油價參考的調價紅線4%,且息旺能源公布的1月11日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為4.70%。這就意味著如果在時間上滿足我們調價機制中22天時間表,那么國內將再次面臨打開成品油調價窗口的可能性。
不難發現當前美元貶值的趨勢仍然明顯,并且國際油價依然徘徊在90美元附近呈上漲態勢,業內人士紛紛認為,22個工作日之后三地變化率保持在4%上方的可能性極大,調價窗口再打開也只是時間問題,但具體的時間點可能會被推后。
“在去年的12月22日,國家發改委已經對成品油價格作出調整,那么下一次成品油調價窗口最早也應當是在1月25日左右,并且要求到時候的三地原油價格波動幅度符合要求。而就算在春節之前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符合我國成品油調價條件,國家發改委上調成品油價的可能性也較小”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春節期間調價或被推后的理由,周修杰指出兩點原因。首先,調價密度過于頻繁,不利于相關企業對成本變動的消化;其次,春節之前上調成品油價對于維持春節期間的物價穩定不利。
“即使在22個工作日后調價標準得到滿足,我也不認為可以立刻進行上調油價的工作,尤其是在當前通脹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如果進行調價那么下游的企業將承擔更多的壓力,并且推動國內物價總水平的上漲。”一位成品油下游行業貿易商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對此,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董秀成也曾指出,油價如果上漲對很多下游產業都會帶來深遠影響,對交通運輸、農業、化工等行業都意味著成本增加。推遲調價則意味著這些產業暫時不會受到高油價的沖擊。
“事實上,國內現在的經濟環境也不太適合再次上調成品油價格。” 周修杰認為,目前國內的抗通脹壓力較大,上一次成品油價上調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且春節期間國內物價水平上漲速度可能會加快,這就更不利于成品油價格進行上調。
值得注意的是,下個調價窗口打開時間應為1月24日,但從歷年的經驗來看,發改委從來沒有在春節期間進行調價習慣。這也印證了各路專家們對于調價或被推后的可能性。
然而,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熱點是此前一直熱議的關于成品油調價機制修改的討論。國內各方一直都認為“22工作日+4%”的調價原則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直至2010年年底,有消息稱新的成品油調價機制已經確定,新機制將縮短調價周期,提高其靈活性,并在2011年年初推出,但就當前情況而言,新的調價機制的施行也可能被推后。
對此,周修杰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現今國際原油價格如果一直處于上升態勢,那么新的調價機制無疑是為成品油漲價而服務的,消費者當然難以接受,因而新的調價機制很有可能因為時機的問題而延期公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