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純堿行業的虧損情況較為嚴重,2009年和2010年連續兩年均出現了行業性虧損。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認為,由于純堿行業的產能擴張迅速,而下游需求市場的復蘇相對緩慢,再加上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純堿的出口受限,這使得國內純堿市場的供需關系失衡。因此,相關企業不得不采取低價競爭手段,從而使得企業的盈利水平降低甚至出現虧損。
預計2011年,我國純堿行業還將繼續受到產能過剩的困擾。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純堿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純堿的產能大約為2400萬噸。而2010年,國內即將投產的純堿新裝置總生產能力大約為300萬噸。目前國內純堿的富余產能約為400萬噸。
常軼智指出,近年來,由于產能的快速擴張,我國純堿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十分嚴重。而目前仍然有大量的新增產能投產,國內純堿市場產大于銷的形勢日益嚴峻。據中國純堿工業協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純堿行業產大于銷已達20%左右,而2011年仍將有300萬噸以上的新建產能投產。
而在下游需求方面,純堿的需求增幅不大。我國的純堿消費量大約一半以上用于玻璃市場,2010年我國玻璃行業回暖態勢明顯,對純堿的需求量增加。不過現在由于國家對商品房的打壓力度在不斷加大,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需要時間,這在短期內會對玻璃市場造成一定影響。而且工信部日前發布的《日用玻璃行業準入條件》將于2011年3月1日起實施,這也會限制部分玻璃熔窯項目的建設,從而影響純堿的市場需求。
而在出口方面,印度商工部于2010年8月對我國的純堿進行了反傾銷立案調查,一旦傾銷行為成立,我國相關企業很有可能退出印度市場,屆時我國的純堿出口量將會出現明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