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支鹽業基金,在具有全國鹽價“風向標”、“晴雨表”地位的濰坊“破繭”而出。
“我們發起設立的鹽業股權私募基金,已經完成股東募集和工商注冊,營業執照已經下發。”22日,面對記者,山東濱海化工電子商務公司(下稱“濱海化工”)總經理覃鄒面露喜色。這意味著,在鹽業基金領域,濰坊已首吃“螃蟹”。
覃鄒介紹,該鹽業基金將以有限合伙的形式運作,基金名稱為濰坊隆興投資管理中心。“基金具體投向為原鹽投資、化工產品投資,適當時機將進行證券投資或者債權、股權投資。”
預期年收益率20%
濱海化工由山東濰坊龍威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濰坊龍威”)發起設立。后者是我國最大的海鹽生產企業,年產海鹽200多萬噸,處于行業龍頭地位。
濰坊龍威總經理助理、金融事業部運營總監雷琦,同時也是上述基金管理團隊負責人。雷琦告訴導報記者,目前該基金的創始合伙人為25家,多家鹽化企業和鹽場簽訂了入伙協議,簽約金額已達3600萬元。“每個投資者最低認購額為1股(每股100萬元),最高認購額為5股。基金存續期限3年,預期合伙財產年均收益率20%。”
此前,在濰坊隆興投資管理中心(籌)第一次合伙人大會上,選舉產生了5名投資決策委員會常務委員,審議并通過了該基金《事務管理辦法》。從導報記者拿到的這份文件來看,其對投資決策和風險掌控提出了具體措施。
該《辦法》規定,合伙企業進行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必須出具《投資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分析報告》,說明投資依據、風險及其規避方法等;投資額度不超過合伙企業凈資產的10%時,執行事務合伙人可自主決定投資方向,但應知會決策委員會常務委員。
投資額度超過合伙企業凈資產的10%但不足30%時,需提交決策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審議,表決同意票數超過一半,方可執行;投資額度超過合伙企業凈資產的30%,需經占全體合伙人股權2/3同意,方可執行投資項目。
覃鄒表示,基金每季度公布財務狀況及運營報告,全體合伙人可隨時查閱基金財務狀況及運營情況。此外,管理人每年提取合伙財產凈值的2%作為管理費用;同時,按照“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除基金管理費外,基金運作取得的盈利或產生的虧損,全體合伙人以出資份額按比例分配或分擔。若基金年凈資產利潤率超過30%,則超過的部分基金管理人有權按35%提取獎勵分紅,其余65%在各合伙人之間按出資比例分配。
事實上,私募股權基金屬于金融創新工具的一種,而有限合伙企業也屬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這種模式能否在濰坊發展壯大尚需拭目以待,但濱海化工探索的步伐并未停止。據透露,濱海化工正在醞釀發行“儲鹽卡”,試圖為社會資本進入鹽業產業打開通道;同時正在與有關銀行協商和推進“原鹽金融”業務模式。
擇機而動
“基金發起的初衷之一,是實現民營企業之間的聯合,謀求抱團發展以及相互之間的信息共享。”覃鄒說,正是出于這種考量,該基金以制鹽企業、鹽場、原鹽供銷商為主要募集對象,其目的在于通過“旺存淡吐”、“低存高吐”、“豐存欠吐”,平抑原鹽價格波動,熨平原鹽價格波幅,穩定鹽業上下游企業成本收益預期,從而促進整個鹽業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在當地鹽業人士看來,設立鹽業發展股權私募基金,可以服務于整個原鹽產業的倉儲調節機制,并為鹽堿產業的和諧發展起到“紐帶、橋梁的作用”。
根據濰坊市鹽業協會秘書長齊利民的調研,剛剛過去的2010年,海鹽產銷形勢呈現出極其鮮明的特點:產量減少、銷量增加、存量降低、價格上升。從濰坊市看,全年預計產鹽1470萬噸,同比減產168萬噸,減產幅度10%左右。
“天氣因素是影響去年原鹽生產的一個主要原因。其次,地下鹵水逐漸枯竭和各類開發園區占用鹽田減少原鹽產能的因素,也對原鹽產量造成一定影響。”齊利民分析說,一方面減產,一方面銷量在增加。“主要是兩堿工業逐步好轉帶來用鹽量增加,特別是近年來新上的兩堿項目逐步投產,對原鹽增加了新的需求量。”
此外,從去年初開始,海鹽價格出現了幾次小幅度波動,但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以濰坊鹽區為例,原鹽出場價由去年初的150元/噸(不含稅),上升至去年11月下旬的240元/噸,年內漲幅達60%。
“就當前的原鹽市場來說,海鹽價格上漲漸成趨勢,不少氯堿企業紛紛存儲原鹽或找工業鹽交易市場代存原鹽。”覃鄒認為,除了原鹽儲備機制外,鹽業基金作為鹽行業的一個新生事物,能促進鹽堿兩行業的平衡發展,防止鹽價出現大的起伏。
齊利民預計,至今年新鹽上市前,市場供應將呈現偏緊局面。“下半年,如果原鹽生產形勢和兩堿形勢發生變化,原鹽價格將出現小幅調整,即出現原鹽豐收、兩堿市場平淡的形勢,鹽價會小幅下調;反之,鹽價仍會在高位運行。”
雷琦則表示,等今年的春鹽大舉上市(5、6月份)時,該基金就將擇機而動,“適時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