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聯合會昨天披露的數據顯示,雖然受到日本地震、利比亞局勢等因素影響,但國內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價格受原油影響穩中有升。
據石化聯合會初步統計,3月,國內化肥生產較為平穩,氮肥、磷肥產量基本保持在去年末水平,其中,尿素平均日產14.5萬噸,預計一季度累計產量1300萬噸左右,同比下降5%,開工率80%,磷酸二銨平均日產3.1萬噸,一季度累計產量275萬噸左右,同比增長12%,基本滿負荷開工。企業產銷總體平衡,其中尿素3月份市場均價1950元,比上月下降90元,二銨市場均價3350元,上漲150元。同期,農藥生產也保持平穩,一季度累計產量59萬噸左右,同比增長15%。
石化聯合會有關人士表示,整個3月份,國內大宗化工品價格漲多跌少,但漲勢回落。預計一季度國內乙烯累計產量365萬噸左右,同比增長約30%;純堿、燒堿一季度累計產量分別為500萬噸和540萬噸左右;電石一季度累計產量350萬噸,同比減少4%;合成樹脂一季度累計產量1150萬噸,同比增長19%;合成橡膠一季度累計產量120萬噸,同比增長21%。
隨后從中國化工網的監測數據看到,上月監測的68種化工品中有40種上漲,22種產品下跌,同樣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
“國內石化市場已進入溫和整理階段。”中國化工網資訊中心總編劉心田對此解釋說,“原油近幾個月來的持穩表現,使下游市場失去許多投機炒作機會;而下游終端市場處在溫和恢復階段,量價穩定,反向導致上游表現中規中矩。”
在各類化工品中,液氯和硫酸上月漲幅明顯。其中,山東液氯市場從月初的1600-1700元/噸漲到月末的1900-2000元/噸,漲幅高達21.21%,其原因主要是耗氯企業開工率升高,下游企業以溴素、PVC、環氧丙烷、甲烷氯化物等為主其需求明顯好轉。
下跌的品種則有丙酮。據了解,3月丙酮市場一直處于陰跌狀態。直到臨近月底時,國際煉廠減負荷運行和預計檢修、外盤高報價等供應面的變化才使得市場止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