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油價上周出現(xiàn)明顯回落。據(jù)歐佩克秘書處9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歐佩克市場監(jiān)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上周降至每桶114.56美元,較前一周下降了4.37%。
前一階段在美元疲軟、市場炒作等因素的作用下,歐佩克油價連續(xù)升高,并于本月第一周創(chuàng)下了2008年7月最后一周以來的周油價新高。但上周,歐佩克油價卻直線回落,從2日的每桶119.90美元到6日降至104.40美元。5個交易日下滑了近13%。
國際油價上周下滑明顯有多種因素。上周初,本·拉丹被打死消息一出,油價應聲回落。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由于市場樂觀地估計,這一事件會使恐怖主義對原油供應的威脅降低。
同時,美國汽油消費市場過高的價格使得市場擔憂將壓制汽油需求的恢復。尤其是美國勞工部6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亦顯示,今年4月份美國失業(yè)率升至9.0%,為2010年11月以來首次上升,并超過此前8.8%的預期。這預示著,美國經濟的恢復依然十分吃力,使得一些投資者因擔憂全球經濟增長趨緩而逃離大宗商品市場。
此外,美元指數(shù)大幅反彈對原油市場的打壓作用也十分明顯。美元指數(shù)6日收于74.886,較前周上漲1.953點,即2.68%。美元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下滑。
但分析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國際油價的變數(shù)依然很大。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美元的反彈能否持續(xù)。而本·拉丹被打死也并不意味著恐怖主義威脅就此消失,這一事件甚至可能使得國際反恐形勢更加復雜。
德國商業(yè)銀行分析師認為,偏高的油價更多的是由于利用風險擔憂所引起的市場炒作,而不是市場緊缺。因此,只要西亞北非地區(qū)繼續(xù)動蕩,國際油價就不可能出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