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索普集團年產3萬噸合成氣制乙醇成套技術研發項目開工,標志著該項創新技術已全面進入工業示范實施階段,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首套萬噸級煤經合成氣制乙醇工業化裝置。
合成氣制乙醇是我國新型煤化工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對于煤炭資源清潔利用和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開辟了新的途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據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王華介紹,目前,我國的工業乙醇70%以上以糧食發酵法生產為主,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我國糧食不充裕,而煤炭資源相對豐富,從煤炭資源出發經合成氣生產乙醇的技術對替代傳統的糧食發酵路線、緩解石油資源緊缺的矛盾,提高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
此次開工建設的煤經合成氣制乙醇成套技術研發項目,是在索普集團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引進大連化物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攻關成果和“973”計劃成果,并聯合了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原化工部第四設計院),由三方共同進行成套技術攻關、項目研發及建設。該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成果創新性強,成熟度好,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建設期為2年,項目投產后將盡快形成30萬噸裝置工藝軟件包,建設30萬噸級商業化運行裝置。
索普集團是世界三大醋酸生產企業之一,今年4月索普醋酸三期工程建成投產后,醋酸年生產能力達150萬噸。索普集團還擁有54萬噸甲醇、40萬噸醋酸乙酯等產品的年生產能力。一直以來,索普集團致力于醋酸產業的發展,壯大醋酸生產規模、豐富醋酸產業產品,高度重視與科研單位的合作,先后啟動若干研發課題和實質性的項目合作,協力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