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別兔年、迎來龍年之際,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思緒萬千。在2011年取得的不菲業績之上,2012年能否再續輝煌,這對他和國資系統的廣大同仁將是一個不小的考量。在5日舉行的全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王勇強調,2012年各級國資委和國有企業要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緊緊圍繞“十二五”時期“兩新目標”,著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實現增長有待創新
當前,全球經濟將進入一個較長時期的低速增長期,這對企業最直接的影響是市場萎縮、需求不足。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企圖將“競爭中立性”政策等遏制手段上升為國際規則,由此進一步對中國國有企業實以壓力。
有著敏銳目光的王勇,提醒國資系統上下同仁,要密切關注國際政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抓住全球經濟深刻調整的機遇,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確保國有經濟再次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王勇對2012年國有資產監管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十二五”時期“兩新目標”,著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著力調整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著力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和制度,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
按照這個總體要求,國資系統在2012年整體工作將注重把握“一個基調”、抓好“兩個提升”、發揮“三個作用”。“這是我們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結合國有企業客觀發展現狀而制定的方略措施。”王勇強調說。
據了解,在結合各地區域發展規劃與經濟結構調整基礎上,央企和地方國企將進一步加強傳統產業改造和新興產業拓展,下大力淘汰落后的工藝與設備,集中力量發展一批符合本地實際、具有特色優勢的新興產業。
為加強資源整合和優化資源位置,央企和地方國企將在新的一年里,大規模實施企業之間和企業內部業務板塊重組,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央地合作,形成產業鏈的合力,拓展新的商業模式。
據介紹,強化節能減排將是央企和地方國企的一大主攻方向。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重點能耗企業必須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完成降低能源消耗的各項指標,并積極展開與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相關的新技術研發,搶占新一輪節能減排技術制高點。
國有經濟實現新發展
眾所周知,在2011年,國內整個經濟形勢始終處于復雜多變之中。面對此,國資系統上下重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戰略部署,切實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極大地推進了國有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11月,全國國資委系統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0.8萬億元,同比增長23.9%;實現凈利潤1.4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上繳稅金2.2萬億元,同比增長22.6%。而更可喜的是,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委監管的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據王勇介紹,國資系統圍繞“十二五”時期的重點,助力“五項措施”的實施,重點工作目標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據了解,各地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北京市屬國有上市公司累計達到43家,市值超過5000億元,安徽加快推進江汽集團、叉車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而中央企業有6家控股公司在境內外資本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3家完成整體改制。
在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發展質量的同時,產業優化升級獲得新進展。據調查,云南快速推進了瑞麗口岸國際物流園、紅河綜合稅區等重點項目,湖北著力培育一批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信息、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寧夏規劃并建設了一批煤化工、新能源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重點項目。
據了解,加快推進解決歷史遺留的重點難點問題,也有益于更多的國有企業輕裝上陣。遼寧、新疆等地集中進行了一批企業關閉破產,而電網主輔分離形成兩家綜合性電力建設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