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瑞銀證券(UBS)發布報告稱,中國煤炭長期向好,不過短期走勢難料,關鍵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能否維持在9%以上。如果低于該數字,那么可能出現明顯的供大于求局面。
瑞銀全球公共事業投資研究部主管歐立文稱,截至2011年年底,煤炭占中國一次能源的比例為76%,預計到2020年會降至69%。中國采用煤炭發電的電量,每年將以6%的速度增長。
對于中國煤炭市場的短期走勢,瑞銀亞太金屬、礦業研究部主管白仲儀稱難以預測:“中國上個月已經限了5000大卡的煤,那個時候840元/噸,國家限價800元/噸。在此后的四個星期內,市場價已經掉到800元左右,所以需求方面肯定是放緩的。”
白仲儀稱,放緩到何種程度,得看宏觀方面有什么新進展。“煤炭供應系統現在的供應假設就是國家有9%左右GDP的增長,如果在短期之內GDP達不到這個水準,將突然間開始(出現)一個很明顯的局面,就是供大于求。”2002年,中國曾出現明顯的供大于求局面,2008年也曾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這種情況。
在新能源方面,歐立文透露中國政府今年8月可能會出臺支持太陽能的新措施。其預計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消費國。
此外,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研究部中國機械行業分析師賈鵬稱,剛性需求支撐下,雖然整個裝備行業景氣度并不高,但能源機械仍可維持穩定。
賈鵬說,天然氣應用領域以及頁巖氣開采領域的設備,是整個能源機械板塊中最被看好的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