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秋風漸緊。普光天然氣凈化廠燈火通明,在停車的聯合裝置區中,凈化一車間三班班長劉虎拿著圖紙,帶著新分大畢業生,一邊講解設備原理,一邊解答對方的疑惑。
????“班長不上,誰上!”
????“今天第二聯合裝置一系列的胺液再生塔發生酸性氣體泄漏,塔高60多米,我怕年輕人吃不消,就自己上去打了卡子。”劉虎摘下眼鏡,邊揉眼睛邊說道。胺液再生塔有20層樓那么高,背上空氣呼吸器上下跑一趟便汗流浹背,但對于劉虎而言,這不算什么,因為他是“虎哥”,更是班長。“班長不上,誰上!”他平靜地說。
????“虎哥”是三班職工對劉虎的稱呼,這稱呼透露著一種信任和敬佩。工作中,劉虎總有一股山東人的豪爽和仗義勁兒。35歲的他在車間算是老職工了,因此他對年輕同事格外照顧,遇到危險工作時,總是走在最前面。“年輕職工經驗少,我是班長,關鍵時刻應該沖在前面。”劉虎說。
????裝置區內氣驅克勞斯風機氣驅入口大閥直徑大,擰動時特別費力,由于平臺設計存在一定缺陷,職工只能踩在管線上作業。每當這時,劉虎總是將年輕職工喊下來,自己上去完成操作,一旁的技術員露出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我這一身肌肉可不是白練的。班長不上,誰上!”劉虎笑著對同事說。
????“班長要做學習的領頭雁”
????宿舍里,劉虎的床頭堆滿專業書籍。工作14年來,劉虎最深的感受就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到普光氣田之前,劉虎和同事參加了油田組織的業務培訓。“劉虎,你是班長,把這篇英語課文背一遍吧。”培訓老師淡淡地說。劉虎心里咯噔一下,沒有一點兒心理準備的他,磕磕絆絆背了一半。“英語放下很久了,學著有些吃力,背一篇課文對我而言,很難。”劉虎說。然而靠著拼勁,培訓結束時,劉虎硬是背完了全部課文。
????2008年,劉虎隨隊前往金陵石化和鎮海煉化培訓。“誰都不愿意把核心技術拱手送人,只有通過交朋友,才能多學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劉虎有些感慨。三個月中,他如饑似渴地學理論,學實踐,工作之余自掏腰包和“肚里有貨”的工人吃飯聊天,交流感情,學習經驗。“那段時間很充實,也很難得。”劉虎說。
????普光氣田主體投產后,劉虎在不斷自我“充電”的同時,經常督促年輕同事加強學習。“東明,C104塔底119℃時,塔頂壓力要保持多少?”“70至80千帕,班長。”劉虎朝雷東明伸出大拇指。為提高職工的快速反應能力,劉虎經常在不經意間提問題。“班長要做學習的領頭雁,通過共同學習,我希望班里人人都是精兵,遇到問題個個都能頂得上去。”劉虎說。
????“三班沒有班長,只有安全員和虎哥”
????談起安全管理時,劉虎臉上露出嚴肅的神情。在工作中,他始終將自己擺在安全員的位置,他認為班長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確保班組成員工作平平安安。
????安全離不開和諧的團隊,聚人心在于點滴。劉虎在工作中認真負責,處理問題時不偏不倚,對心里有疙瘩的同事及時進行疏導。“很懷念和虎哥在一起的日子,工作很開心,很有干勁。”已經調離凈化一車間的劉超說。
????作為同事心目中的兄長,大家遇到問題時總會找劉虎幫忙。“雖然我經常為他們‘出謀劃策’,但我告訴他們,虎哥不是用來依賴的。”劉虎說。在他心中,這些年輕人才是普光氣田的未來,他們朝氣蓬勃,專業扎實,劉虎打心眼兒里希望年輕人早日成才。 (中原石油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