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警戰士到門衛,到機泵維修鉗工,到鉗工技師,每一次角色的轉變,都凸顯了河南油田精蠟廠機修車間鉗工技師王應軍腳踏實地、愛崗敬業的精神。
????1996年11月,王應軍從部隊復員到精蠟廠上班。最初的門衛工作讓他無法一展抱負,他始終相信部隊指導員的一句話,想鍛煉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于是他主動請纓到了要和各種各樣機器打交道的機修車間,做了一名機泵維修鉗工。
????只有初中文化的王應軍剛開始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塊白板。為了盡快學到本領,他勤跑檢修現場,認真研究每臺機泵、每個機組的檢修技術,不僅向自己的師傅虛心求教,一有空閑還跑到別的班組進行取經,每處理一次問題就及時做好筆記。看他老這樣,有人開玩笑說,到底誰是你是師傅?他憨憨一笑,“比我強的都是我師父?!蹦菚r候小青年都在忙著談對象,他也談。有一次他正跟著其他班組的師傅學習修汽輪機,忽然記起要和對象約會的事,可又不愿錯過學習的機會,因為當時通訊不便,他便央求下班要回家的小學弟向自己的女友解釋一下。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應軍提前半年出師,獨立頂崗。但是,漸漸的他發現光靠實踐經驗,沒有理論做后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很多進口設備,資料是全英文的,根本看不懂。于是,他經常跑到廠里的檔案館和局里的圖書館,只要是和檢修能沾上邊的書籍都借來閱讀。因為文化底子薄,什么應用力學,機械制圖讀起來肯費勁,王應軍不服輸,一點點的“肯”專業書籍,并堅持早上五點鐘就起來背英語,不厭其煩的向車間技術員、車工師傅們請教。
????有志者事竟成。在王應軍的潛心鉆研下,他的修理水平有了飛速的增長,許多出了故障的機器在他的“治療”下又恢復了運轉。他被同事公認為是解決難題的能手。催化裝置主風機主油泵壓力不夠,老抽真空,調整齒輪嚙合間隙,不行;清洗濾網,不行;更換新泵還是不行,王應軍來了,通過一番觀察,他說是油泵管線太長造成抽氣困難,改管線,問題立即解決。曾經因水質問題,動力車間汽輪機葉片結垢嚴重,用水加酸除垢效果不理想,王應軍提出了針對葉片弧度坐胎具除垢的設想,這一舉措充分保證了汽輪機使用過程的轉速。
????2009年,王應軍參加局第十四屆鉗工職業技能大賽,獲得鉗工組冠軍。他的成績也是當年參賽20多個工種成績最高的,后破格由中級工晉升為技師。
????王應軍是個有心人,每次發現設備問題,他不僅及時和班長溝通,還和裝置設備、工藝主管人員溝通,達成共識,為不斷提高設備維護水平做出努力。2010年,他撰寫了幾萬字的檢修總結為大型機組的檢修維護提供了可靠依據;他潛心鉆研,對常壓、催化裝置的高溫泵機封的運行環境進行了改良,使泵的運行周期比改良前延長8到10個月。
????15年來,王應軍一直沒有停止創新的步伐。2011年5月,王應軍在原有拆卸往復式壓縮機汽缸缸蓋的工具上進行優化,制作了扁鏟鏈,使用后,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或減少盤車沖撞松缸蓋給設備帶來的隱性損傷,而且有效降低了檢修的勞動強度。2012年1月,王應軍又發明了汽油加氫循環機輔助油泵檢修吊具,原本必須3人共同完成的泵體拆裝工作現在1人就可以獨立完成為順利檢修提供保證。
????王應軍說,人欲安身立命,艱苦奮斗是根本—我只是秉承軍人的遺風,比別人多想了那么一點點,比別人多做了那么一點點。
????空閑的時候,王應軍也會歇一歇,他會在單位空地的單杠上做引體向上,一口氣做十幾個,結實的身材,有力的手臂,專注的眼神,引體向上,再向上。
????(蔣永明 李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