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2號文件)進行了解讀。貴州省省長趙克志表示,貴州省將發揮資源優勢,壯大特色產業,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后發趕超之路。
“我們說貴州窮,但貴州資源又相當豐富,貴州的貧窮是富饒的貧窮,完全有條件發展起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指出,貴州水能資源理論儲量在全國排第六位,煤炭資源遠景儲量在全國排第五位,而且再沒有哪個省像貴州一樣水煤互濟。此外,貴州磷礦、鋁土礦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生物資源比較豐富,多樣性保持得比較好。
據了解,2號文件在壯大貴州特色優勢產業上作了具體部署:加快磷礦資源整合,建設織金—息烽—開陽—甕安—福泉磷煤化工產業帶;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支持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在資源富集區推進煤炭深加工,建設畢節、六盤水煤制烯烴和貴陽乙二醇等項目;鼓勵發展非金屬精細化工,在安順、銅仁建設全國精細碳酸鋇生產和研發基地;積極發展氯堿化工和橡膠加工,扶持發展林化工;優化發展傳統建材,積極開發生產新型節能環保建材。
貴州省委常委、副省長黃康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依托貴州的礦產資源優勢,貴州正在做大做強能源產業,大力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延伸產業鏈,目前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等一體化資源深加工基地正加快建設。
據介紹,在“后發趕超”戰略中,貴州提出了“黔中帶動、黔北提升、兩翼跨越、協調推進”的發展思路。其中,黔中經濟區主要推進貴陽—安順經濟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貴安新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資源深加工、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黔北經濟協作區重點發展航天裝備制造、化工、特色輕工等產業;畢水興能源資源富集區,充分發揮能源礦產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煤電煤化工、鋼鐵有色、新能源等產業;“三州”等民族地區重點發展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醫藥和農林產品加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