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到美國“特保案”兩年多的出口限制,山東輪胎行業通過提升產品質量,依然實現快速增長。據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介紹,2011年,山東檢驗檢疫局檢驗出口輪胎78億多美元,同比增長54%。其中,檢驗出口美國輪胎13億多美元,同比增長25%以上。
近年來,山東輪胎出口占據我國出口輪胎貨值近50%,11家企業入圍全球輪胎75強。2004年至2010年,山東出口輪胎貨值由每年5億美元增長到50億美元,其中自主品牌出口輪胎貨值超過80%。
2009年9月,美國對我國出口輪胎實施特別保障措施,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2011年9月5日,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裁定,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符合世貿規則。經歷了兩年的申述,輸美輪胎“特保案”最終以中方敗訴落幕。
美國是山東輪胎出口最大的市場,如涉案輪胎全部停止對美出口,山東省將每年減少輪胎出口1100萬條左右,影響出口金額約3.8億美元。為保持輪胎出口良好態勢,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重點加大了對25家山東輪胎企業的幫扶力度,幫助企業解決產品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提升品牌價值。并指導企業開發綠色環保的高端輪胎產品,發展美國不設限的載重輪胎等品種。
山東還探索創建出口輪胎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在出口輪胎企業比較集中的東營市,建立起全國首家“出口輪胎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區”,推動出口輪胎質量安全整體水平的提升。2011年,東營市出口輪胎30.37億美元,同比增長81.56%,占山東出口輪胎總值的39%。
據山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石勇介紹,目前,山東有20%的輪胎生產企業設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轎車高檔子午線輪胎、雪地胎、賽車輪胎等得到發展。出口企業在鞏固歐美傳統出口市場的同時,還積極開拓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出口國家和地區近2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