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月份原油進口躍升至接近紀錄水平,這讓一些能源分析師更加堅信中國正在進行戰略原油收儲工作,這可能會繼續支撐業已高企的油價。
中國海關總署周二公布,中國3月份原油進口達到555萬桶,進口量位列歷史第三高,較上年同期增長8.7%。中國第一季度原油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1%,進口增幅遠遠高于2011年全年的6%。
中國原油進口數據最近幾個月持續攀升。分析師稱,進口原油與國內原油產量的總和已經超過了中國的煉油需求。不過原油價格一直在攀升,而中國一貫在價格過高時退出市場。因此分析師得出結論:經過三年間歇后,中國目前正在補充原油儲備。
市場觀察人士和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表示,最近幾個月中國有新的原油儲備設施投入使用,為補充原油儲備提供了條件。他們還表示,在中東局勢震蕩的情況下,中國對于能源安全的渴望更加強烈。檀香山智囊機構東西方研究中心(East-West Center)資深分析師Kang Wu稱,中國今年的收儲需求可能達到5,000萬桶,這可能為油價提供支撐。今年迄今布倫特原油已經上漲了12%,但受對中國需求放緩的擔憂影響,該原油品種周二出現下跌。ICE期貨交易所后市早段,布倫特原油跌1.8%,至每桶120.49美元。
Wu估計,2012年中國日均原油進口將達到577萬桶,較上年增長13%,其中日均150,000桶左右將進入原油儲備庫。
獨立能源咨詢機構Paul Ting Energy Vision LLC的總裁Paul Ting稱,今年晚些時候及明年初可能會有更多儲備設施投入運營,表明最近的需求上升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Ting稱,中國補充原油儲備的行動將對油價產生長期影響。他稱,通常而言,一個國家確保能源安全的石油收儲努力將在較長時間內推高油價。
2011年來自伊朗的原油占到中國原油總進口量的11%。目前伊朗的核野心令國際社會感到擔憂,這讓中國有動機確保在全球對伊朗進行石油禁運時中國擁有足夠的原油儲備。歐盟(European Union)今年夏天將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
國際能源署也提到了中國補充石油儲備的必要性。該組織在最新月度報告中稱,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可動用滿足國內需求的原油儲備較少。
分析師估計,中國的戰略原油儲備和商業原油儲備總計僅可滿足40天的國內需求。相比之下,美國的戰略和商業原油儲備可滿足該國94天的原油需求。
中國于本世紀初啟動了戰略石油儲備計劃,并分期實施。第一個石油儲備基地建成后,中國的儲備石油采購在2009年年中曾一度暫停。
第一期石油儲備計劃的容量約為1億桶,相當于全球5天的石油貿易量。外界普遍認為,正是中國的需求推動油價自2008年觸及的低點反彈。
第二期計劃中,獨山子和蘭州儲備基地于去年后期交付使用,這兩個基地的容量各為1,890萬桶。觀察人士表示,到明年初,預計還將有六個基地投入運營,儲備容量將再增加1.31億桶。
Wu表示,當前中國仍存在更多的購買需求,原因很簡單--因為許多儲備基地已經建成。
中國不定期公布其戰略石油儲備。政府官員此前表示,不充分披露信息的目的是為了不給投機者機會,避免油價被炒高。
目前還不清楚近期的油價飆升是否會令中國采購石油的腳步放慢。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石油進口量較2月份日均595萬桶的紀錄水平有所下降。
《證券時報》3月份對前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進行了采訪。張國寶稱,石油采購量增加表明中國認為油價將進一步升高。
分析師表示,除了戰略儲備以外,中國還通過國有石油公司儲存了約2億桶的商業原油和成品油。中國近期的一些石油進口可能反映出繼去年大幅減少后補充商業庫存的迫切需要。
據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的分析師估計,2月份中國的戰略和商業石油儲備增加了1,060萬桶,但很大一部分可能進入了戰略儲備。
中國已經規劃出了第三期戰略石油儲備方案。新華社半月刊《中國油氣新聞》稱,到2020年,中國的石油儲備能力最終將擴大至逾5億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