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12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將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小幅調低為8.2%。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正處于逐漸放緩的態勢,但中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可以應對下行風險的出現。
世界銀行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定期對中國經濟進行評估。報告認為,周期性疲軟將是近期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盡管中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前景樂觀,但也存在對于增長減速過快的擔憂。從長期看,面臨的主要風險是經濟結構性減速后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世界銀行此前預計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速分別為8.4%和8.3%。12日發布的報告指出,自去年底以來,外需減弱和國內緊縮的影響更加明顯,使2012年增長下降的幅度加大。隨著全球經濟轉好,未來中國經濟將出現溫和反彈。預計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回升至8.6%。
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從上年的10.4%回落至9.2%。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預期目標進一步調低至7.5%。
“由于消費增長趨緩,投資增長減速加快,而外部需求仍然疲軟,預計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會放緩。但隨著中國經濟過熱風險漸趨緩和,中國經濟有望實現軟著陸。”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韓偉森說。
這份報告預計,由于早先刺激性政策的退出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調控,2012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4個百分點,大大低于2006年至2010年五年10.7個百分點的平均水平。而外需將使經濟增長降低0.3個百分點,也遠低于這五年0.5個百分點的平均貢獻率。
韓偉森強調,由于消費者信心未減,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勞動力市場基礎依然穩固,中國消費增長仍然強勁。
報告指出,作為去年政策關注重點的通貨膨脹已呈現下降趨勢,預計2012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將回落至3.2%。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CPI漲幅比2月份反彈0.4個百分點至3.6%。韓偉森認為,3月份物價水平雖有所抬頭,但是暫時的,總體看通脹仍在控制之內。
今年一季度,中國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外貿增幅為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季度新低,2月份還一度出現貿易逆差。報告預計,由于制造業出口放緩和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以及外商直接投資因不確定性增加而減弱,中國國際收支流入將減弱,進而抑制外匯儲備增長,以及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步伐。
韓偉森強調,盡管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將是逐步的,但目前有兩個經濟下行風險值得注意。從外部看,是高收入國家經濟下滑加劇;從內部看,則是房地產調整可能帶來的負面溢出效應擴大。
報告建議,考慮到當前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正在從通脹轉向經濟增速放緩,促進消費的財政政策應當是政策重點,比如針對性減稅、加大社會福利支出及其他社會性支出等。也可考慮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此外,雖然現有的房地產調控措施有助于房地產市場降溫,但未來還是要依靠出臺有助于提高資金成本、擴大投資機會的市場化措施進行調控。
韓偉森認為,由于當前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政策出臺需要兼顧長期效果和目標,在避免緊急過度下滑和進行必要調整之間保持平衡。
報告預計,隨著出口和投資等傳統增長引擎的減弱,以及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經濟面臨再平衡,未來20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從近期的10%下降到5%。“這需要中國從根本上加強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活力,并將經濟增長的重心從速度轉向質量上來。”韓偉森說。
韓偉森指出,中國“十二五”規劃提出要解決中國所面臨的不平衡問題,這將根本性地改變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并將對未來中國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