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大慶油田采油八廠地質大隊,冷小勇正在電腦前分析動態數據。他是采油八廠地質大隊動態室主任。動態室負責全廠7200多口油水井的階段產量和注水運行分析工作。
2004年,剛畢業的冷小勇來到大慶油田,被分到采油八廠第一油礦。僅4個月,他便掌握了采油崗位的基本操作要領,開始獨立包井。
2004年年底,他被抽調到廠地質大隊開發室。干地質,不僅要精通本專業知識,而且鉆井、測井等學科都要涉獵。中午,別人在休息,他捧著《油藏工程》細細研讀;為了分析一組數據,他常常一干就到深夜;有一次,他晚上11時給同事打電話探討剩余油分布規律問題,搞得人家哭笑不得。
一年下來,他自學了包括《采油工程》在內的12門專業課程,并做到了觸類旁通。
2006年,冷小勇調到地質大隊動態室。由于采油八廠負責的是典型“三低”油藏,怎樣把千米地下的薄油層里的油“吃干榨凈”,他不斷思索著。
2008年,在擔任水平井組組長期間,為有效控制低豐度薄層水平井遞減率和含水率上升問題,他半個月內跑遍了全廠75口水平井,臉曬黑了,人跑瘦了。“但我獲取了每口井的第一手資料,哪些井需要壓裂試驗,哪些井需要補孔試驗,哪些井需要機械堵水,我都心中有數。”冷小勇說。
歷時半年時間,采油八廠形成了以完善注采關系為主,分段不均衡注水調整技術?,F場實踐后,水平井綜合遞減率控制在16%以內,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5%,在全廠水平井調整中應用。
2010年,采油八廠開辟了以升平油田為典型引領的水驅精細挖潛示范區。如何用水把藏在石頭縫里的油“擠”出來呢?
冷小勇和同事白天跑現場、晚上搞攻關,分析了上百張動靜態圖幅、30萬條開發數據,建立了“五級優化”措施優選方法,從示范區1750個小層中,確定151口潛力井515個潛力層。通過兩年的精細挖潛治理,升平示范區的30口油井起死回生。
工作8年來,冷小勇先后獲得油田公司“杰出員工”、廠“十佳杰出青年”等稱號;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油田公司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1項,廠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