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從廣州交易所集團傳出消息,國內首個以碳排放權冠名的交易所——廣州碳排放交易所可望于今年6月掛牌成立,并爭取于明年啟動碳排放配額交易。另外,廣州聯合交易園區計劃于5月18日開園,屆時,碳交所將落戶交易園區。
據了解,廣州交易所集團進行碳交易已有兩年,但交易總量只有3500噸,交易額不到20萬元,且全部為自愿減排的碳交易。對于這種碳交易價格“泥沙價”現狀,該集團總裁李正希認為,價格通過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在目前的自愿減排機制下,企業或個人進行碳交易只是自發為環保作貢獻,所以需求不旺,交易價偏低。但是,強制性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實施后,這種局面即可改變。配額控制得嚴,排放量自然值錢;反之,配額控制得松,價格就會下降。
有人把強制性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喻為給企業發“糧票”。排放多了,“糧票”不夠用,就要花錢向其他有“余糧”的企業購買其多余的“糧票”。由此,碳交易“泥沙價”的現象有望扭轉。
就交易量而言,廣州碳交所正式成立后也可望激增至數萬甚至數十萬噸以上。此前,廣州市已有兩家國企通過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積極開發碳資產進行碳交易。其中,廣州發展集團珠江電廠燃氣(LNG)聯合循環項目每年碳減排量47萬噸,2008年12月在聯合國成功注冊,每年可出售碳資產獲得收益達4000多萬元;珠江啤酒沼氣利用發電項目2009年12月在聯合國成功注冊,該項目所減少的3萬多噸二氧化碳減排指標在國際間買賣,每年增創經濟效益近600萬元。這些來自廣州市國資委的信息表明,一方面,發展碳交易等低碳業務對國有企業而言,有國有資產增值的作用;另一方面廣東企業的豐富資源必將推動碳交易很快上規模、上效益。
對于在廣州成立碳排放交易所,李正希曾表示,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市場聚集度和輻射功能是比較強的。此外,廣州有珠三角強大的實體經濟作支撐,又毗鄰港澳、面向東南亞,所以如果國際間達成了碳總量控制指標體系的話,那么廣州成立碳交易所是有優勢的,也就是有交易資源的優勢。
至于碳交易金融衍生品能否存在,李正希表示,未來碳金融交易將是大勢所趨,國內也將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
記者了解到,中國碳排放交易系統借鑒了自2005年開始實施的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U-ETS)。后者是一個強制性的碳交易體系,允許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證券產品或金融衍生品的存在。今年初,國家發改委宣布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獲準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廣東省及廣州市有關部門希望廣州借助試點率先成立國內首個以碳排放權冠名的交易所。
李正希介紹,廣東省政府目前已經明確采取省、市合作的形式,由廣州市牽頭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所。他透露,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基于項目的自愿減排的碳交易和基于總量控制下的配額交易的前期準備工作。廣州碳交所爭取明年啟動碳排放權配額交易,通過一對多、多對多集合競價的形式開展碳排放權交易。
廣交所目前正在與有關部門接洽,計劃發起碳中和基金會、碳中和公園。按照設想,市民將來可以通過基金會自愿購買碳中和項目,做公益活動,推進植樹造林,提高森林碳匯能力,而且資金可以直接投向指定的廣州碳中和公園,推進該公園的維護、建設。
- 1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發布關于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發展補助資金市縣統籌部分(第一批)擬分配情況的公示
- 2湖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7元/升
- 3北京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調整為7.36元/升
- 4國內成品油價格7月15日按機制下調
- 5河北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6天津油價:自2025年7月1日24時起92號乙醇汽油最高零售價為7.35元/升
- 7我國首創二氧化碳制蔗糖技術 構建體外生物轉化平臺
- 8蘭石重裝研制哈薩克斯坦煉油廠高壓隔膜換熱器完工并通過驗收
- 9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目錄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