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 在上合組織框架下發展相對滯后的經濟領域,有望成為上合組織中期發展規劃未來的重點,扭轉“政熱經冷”的局面。
6月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小范圍會談。
6月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小范圍會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作為主席國元首主持會議。胡錦濤在發言中表示,要高舉合作、發展旗幟,努力實現共同繁榮。發揮互補優勢,加強區域合作,全面推進金融、能源、糧食、交通四大重點領域合作。
同一天,胡錦濤在接受上合組織成員國媒體聯合書面采訪時指出,本次峰會主要議題之一就是研究“進一步加強成員國友好合作的措施”,有關舉措將寫入本次峰會關于構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地區的宣言和《上海合作組織中期發展戰略規劃》。胡錦濤指出,交通運輸是目前成員國經濟合作的優先方向之一。目前,成員國正就簽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進行協商,這一協定的簽署將促進覆蓋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公路網絡的形成。“我們將積極推動建立和完善上海合作組織融資保障機制。中方希望上述機制得以早日建立。”
回首上合組織過去十年的發展成就,胡錦濤總結的其中一點就是促進了本地區國家共同發展。“通過簽署《多邊經貿合作綱要》,推動本地區交通、能源、通信合作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中方先后承諾向其他成員國提供120多億美元優惠貸款支持上述項目;成員國外貿總額和經濟總量占世界貿易總額和經濟總量的比例從十年前的8%和4.8%均提升至13%;各方文化、教育、衛生、科技、緊急救援等領域合作不斷推進,合作層次日益豐富,合作形式日趨多樣,有力推動了本地區國家共同發展。”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進一步加強本地區經濟合作,有利于豐富和充實上海合作組織的內涵。”在昨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工商論壇開幕式上,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表示,希望各成員國政府繼續攜手合作,積極落實《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優化貿易結構,擴大相互投資,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同時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深化能源礦產合作,不斷拓展農業、制造業、高科技、旅游等領域合作,挖掘區域經濟合作新的增長點。推進本幣結算、貨幣互換,加強區域金融合作,創新融資模式。更大程度發揮市場的作用,加強地方、企業、市場等各層面合作,營造良好的“軟”、“硬”合作環境。
對于成員國之間經濟領域未來的合作前景,俄羅斯東歐中亞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田春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加強經貿合作總體來講可以期待,會有所進展。
“對于上合組織來說,經濟合作領域發展相對緩慢,這里面涉及到各方利益的角逐。在以往的上合組織框架下經濟合作方面俄羅斯不是特別主動,由于俄羅斯在上合組織國家及地緣政治方面非常重要,而大多數上合組織成員國為前蘇聯國家更加重視俄羅斯的利益和地位,導致目前一定程度上政熱經冷的格局。”田春生表示。
“而普京在再度擔任總統之后希望加速俄羅斯的崛起,因此他在上合組織中將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我們對未來上合組織框架下的經濟合作寄予希望。”田春生分析。
就在昨日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會晤中,普京的表態也釋放了積極的信號:俄羅斯和中國的發展對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有著重要影響。俄方愿與中方密切配合,著眼戰略和全局,本著平等互利的精神,不斷擴大在石油、天然氣、核能、航空、航天、高科技、農業等重點領域的合作規模,提高合作水平,取得更多的成果。
據了解,峰會今日的主要議程包括舉行大范圍會談、文件的簽字儀式以及共同會見記者等活動。定調未來十年的《上海合作組織中期發展戰略規劃》也將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