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必和必拓—三菱聯合公司(BMA)煤礦工人罷工對澳大利亞煉焦煤市場后續影響,澳大利亞煉焦煤市場供應依舊緊張,由此對國際煉焦煤市場的造成影響也在延續。
國際上有需要進口煤的國家開始將目光投向美國,俄羅斯,蒙古等國家,從這些地區進口的煉焦煤數量增加,澳大利亞煉焦煤數量的緊缺有可能會造成國際煉焦煤價格的反彈。
2011年11月8日,澳大利亞國會參議院通過“碳稅法案”,并將于2012年7月1日起開征。按照碳稅法,對全國500家最大污染企業強制性征收碳排放稅,澳大利亞主要的煤炭企業都將被納入征稅范圍。碳稅征收標準為:2012-2013年度每噸為23澳元;2013-2014年度每噸為24.15澳元;2014-2015年度每噸為24.50澳元。印尼方面計劃2012年對煤炭和基本金屬征收25%的出口關稅,2013年該稅率將提高至50%。
由此看來,往后在澳大利亞及印尼進口煤炭沒有多大優勢,未來進口煤國家將會更加關注美國、俄羅斯煉焦煤市場。然而就全球經濟來說,整個煉焦煤市場目前的疲軟狀態或不會有明顯好轉,價格的反彈空間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