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袁承業:磷是生命元素,是稀缺資源。大量出口黃磷是在出口我國的資源,我們的資源不能隨便出口,而是要利用科技手段增加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減少和節約資源支出,實現效能最大化。發展精細磷化工產品是一條最好的出路。清洗劑、阻燃劑和食品添加劑等都是較好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國家阻燃劑立法后,磷化工企業在精細化方向更大有可為,城市的大樓、地毯、服裝等阻燃,是磷化工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潛在方向。
全國化工節能(減排)中心王武:目前我國磷化工產業結構嚴重不合理,按照單位磷酸鹽產品五氧化二磷價值比的大小來分,磷化工產業的布局分為上中下三層結構。黃磷、磷肥等初級產品為底層,大宗磷酸鹽為中層,有機、精細、高純度等磷產品為高層。我國磷化工產品基本集中在底層和中層,精細化工產品很少,附加值低。此外,中低端產品嚴重過剩并大量出口,這幾年過剩的中低端產品出口因為價格上不去也頻頻遭受國外反傾銷調查,貿易摩擦不斷。而我國高端產品上又顯現弱勢,國民經濟急需的電子級磷酸及磷酸鹽等高檔產品則需大量進口。
這種低檔產品出口到國外,國外公司通過深加工成精細化工產品又高價賣回國內的不合理局面應該怎么改變呢?答案是我國磷化工企業只有向精細化中高端磷化工轉型。但磷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企業一定要從整體來考慮,這樣有利于打通銷售和使用環節。比如企業可以從產業分類的角度來選擇生產某一類產品,比如要做阻燃劑,就在無機磷阻燃劑、有機磷反應型阻燃劑或添加型阻燃劑選擇一類做精做細,這樣便于企業整體掌握該產品的應用、推廣和服務。
湖北省磷化工協會秘書長黃文俊:磷礦石渾身都是寶,但只有走精細化發展道路,將產業鏈向下延伸,才能使資源利用最大化,也才能使企業利潤最大化。“十一五”期間,通過資源整合,全省磷礦資源開發小、散、亂現象有了明顯改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得到提高。
此外,通過加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湖北磷化工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在精細磷化工產品等重點領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精細磷化工產品品種由20多種發展到40多種;通過延伸以黃磷為基礎的精細磷化工系列產品鏈,將磷酸從工業級發展到食品級、電子級;普通磷酸鹽品種涵蓋了鈉鹽、鉀鹽、鈣鹽、銨鹽等,通過鹵化磷、氧化磷、硫化磷等磷化物的開發,將無機磷向有機磷轉化,生產有機磷農藥、阻燃劑、水處理劑等產品。走精細化發展道路不僅使全省精細磷化工產品產量居國內前列,磷化工產品的產值也由“十五”末的70多億元增加到“十一五”末的300多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30%。
華中師范大學有機合成所教授賀紅武:鹵系阻燃劑對生產、生活和社會環境帶來了許多潛在的危害,隨著人們對環保的日益重視,無鹵化已經成為材料阻燃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磷系阻燃劑因阻燃效率高、低毒、無腐蝕性以及與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等優點被用于高分子阻燃領域,引發了研發熱潮。近年來國內在有機磷阻燃環氧樹脂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工作,研制出多種新型含磷無鹵阻燃劑,但大多研究成果僅限于研究階段,未能實現工業化生產和在材料中的廣泛應用。因此,高效、低毒、環保有機磷阻燃劑的工藝優化以及在材料中的應用將成為未來研究的重點。
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周貴云:磷酸氫鈣是含有磷、鈣兩種營養元素的飼料礦物添加劑。目前,我國飼料級磷酸鈣鹽的應用中,磷酸氫鈣的用量最大,年消耗量在280萬噸以上,而且隨著我國飼料工業的發展,飼料級磷酸氫鈣的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
磷酸氫鈣的生產方法主要有鹽酸法、硫酸法等。在我國的生產中,硫基復合肥、硫酸鉀、燒堿等的生產每年所產生的副產鹽酸約有2000萬噸。但由于受到濃度、地域、季節和運輸的限制,副產物鹽酸時常出現滯銷,供大于求,這種狀況會影響上游產品的生產,如果排放掉又會嚴重污染環境。因此,發展生產飼料級磷酸氫鈣不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為企業創造效益,又能解決鹽酸過剩問題,非常實用,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