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其玨 ○編輯 阮奇
上周已進入傳統“金九銀十”的收尾階段,化工市場卻仍波瀾不驚。據大宗商品數據服務商生意社昨天向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在監測的68個化工品中,上周上漲產品僅6個,占監測品種的8.8%;價格持穩的18個,占比26.5%;下跌產品44個,占比64.7%。其中,硫酸銨與正丁醇分列漲跌幅第一位。
統計顯示,上周漲幅榜前五名分別是:硫酸銨,周漲幅4.17%;燒堿,漲2.86%;甲苯,漲1.39%;PTFE分散樹脂,漲1.18%;環氧乙烷,漲0.37%。跌幅榜前五名是:正丁醇,跌12.96%;苯酚,跌7.38%;鹽酸,跌6.51%;乙二醇,跌5.49%;HFC-22,跌4.84%。
硫酸銨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稀土私采帶來的硫酸銨需求仍然很大,硫酸銨分析師于鑫表示,短期內硫酸銨市場將以高位企穩為主。不過,下游復合肥需求清淡,廠家低負荷運行仍是硫酸銨市場的一大潛在利空。
國內燒堿價格上周也持續上揚,價格同比去年上漲27.7%。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液氯陰跌,氯堿企業開工負荷降低,燒堿投放量減少,市場供應緊俏的結果。同時,上游原鹽價格平穩、下游氧化鋁等市場需求依舊良好也令燒堿企業出貨順暢。
至于上周正丁醇出廠價出現的大幅下跌,業內認為主要是市場需求低迷、觀望氣氛濃厚所致。在此情況下,主要廠家庫存偏高,遂大幅下調價格。分析師預計隨著成本壓力增大及市場做空動力的漸少,正丁醇跌勢有望減緩,并進入弱勢盤整。
乙二醇行情上周也繼續下挫,原因主要有原料環氧乙烷價格維持在低位,對乙二醇行情支撐不足;下游聚酯及滌綸短纖市場需求一般,國內廠家庫存壓力較大;港口進口貨源維持平穩,進口價格處在低位。但分析師高子齋認為,隨著本周乙二醇供應平穩,需求情況將有好轉,總體行情將小幅上漲。
“上周國際原油兩次單日漲幅超過4%,并于周末再度攀上93美元高位,但并未給國內化工市場帶來直接利好影響,這是國內化工市場繼續弱勢下行的主因。”生意社化工分社社長張明表示,資金鏈緊張已成為絕大多數化工企業及經銷商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同時,下游需求頹勢難改,正丁醇、苯酚、HFC-134a等產品均在需求低迷的影響下走入下滑軌道。而當多數企業緊急壓縮開工率后,硫酸銨、燒堿、PTFE分散樹脂、環氧乙烷的市場供應減少,價格反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