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魯爾日前對記者表示: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不能保持以往較高水平,將對世界油價走低產生重要影響。
此間正在舉行2012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發布。克里斯多夫·魯爾強調,目前,中國是世界油氣市場的主要貢獻國家。2011年中國能源消費增長達到8.8%,繼續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
BP能源年鑒的綜合數據解析出一如尋常的發展軌跡。'2011年全球能源消費增長2.5%,與歷史平均數值大致相符,但遠低于2010年的5.1%的增長率。'克里斯多夫·魯爾說。
值得關注的是,能源消費量的凈增長全部來自新興經濟體,而經合組織成員國的能源需求則在過去四年中第三次下降,其中日本降幅巨大。中國能源消費增長占到全球的71%.這些平均值背后掩蓋的是各類燃料的發展迥異:石油消費增長了不到1%,低于其它化石燃料。同時,天然氣消費增長了2.2%,而在化石燃料中只有煤炭的年均消費增長率超過平均水平,在全球達到5.4%,在新興經濟體國家達到8.4%。
數據顯示,化石燃料以87%的市場份額繼續主導著全球能源消費,可再生能源雖然增長迅速,但仍只占全球消費的2%。
'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2.2%,在除北美外的其它地區的消費增幅均低于歷史平均水平。在頁巖氣'革命'的推動下,北美天然氣價格走低從而導致消費強勁增長。'克里斯多夫·魯爾說。
去年煤炭再次成為增長最快的化石燃料,這對碳排放會產生可預見的不利影響。'煤炭目前占全球能源消費的30.3%,達到自1969年以來的最高份額。盡管歐盟因天然氣供應轉銷亞洲,導致其煤炭消費增長3.6%,但經合組織國家煤炭消費總量依然下降1.1%。各地區煤炭價格均上漲。'BP能源年鑒分析。
值得注意到是,在去年,全球核能生產下降了4.3%,這是有史以來的最大降幅。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超過了平均水平,達到17.7%.其中風電獨領風騷,增長25.8%。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中所占比例首次過半,美國和中國是風力發電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太陽能由于基數較小,增幅達86.3%。
克里斯多夫·魯爾指出,全球因能源使用所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上升,但增速低于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