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蘇湘蓉 黃朝霞)3月30日上午,灰色天空伴隨著細雨。在一片片油菜花海的開道下,我隨江漢采油廠組織的“開門紅”通訊員采風小組一同驅車來到了遠離礦區80多公里地的馬王廟作業區采油20隊。
“只要有李班長這個‘頂梁柱’在,我這當書記的心就踏實多了!”江漢采油廠馬王廟作業區采油20隊黨支部書記朱軍生自豪地向我們提到隊上的“頂梁柱”——采油綜合班班長、共產黨員李廣軍。現在,僅修舊利廢這一項,李廣軍每個月就可以為該隊節約成本五千元。通過他雙手所焊接的管線就有80多公里長,為該隊節約成本近100多萬元。
“很多人都值得采訪,我算不上什么的…”李廣軍從來不習慣接受采訪,采訪過程中,他不停地這樣說著。
“頂梁”還需打根基。李廣軍認為,要為隊上“頂梁”就得打基礎、多學習。工作20多年來,他憑著一股子勤學肯鉆的勁兒,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技術。先后自學了《采油工》、《電氣焊》等十幾本技術書。長期的知識積累和生產實踐,使他的知識結構發生了質的飛躍。1998年取得采油工技師任職資格,2001年成為全區唯一拿到高壓鍋爐容器證的電焊工技師。近年來,先后自主完成技術革新10多項,其中2項獲局二等獎、兩項獲廠一等獎,累計創造經濟效益20多萬元。
“頂梁”更需沖在前。李廣軍運用自己的所學所用的焊接專長,不僅為本隊的生產保駕護航,還具備著“雷鋒”似的助人精神,成為作業區的奪油上產干將。2011年3月22日,采油24隊馬55斜-2井側鉆完投產,該隊無焊工,李廣軍為保證該井早日投產,主動幫助該井投產;2011年3月19日,采油18隊一口水井更換玻璃鋼管線后,施工單位無焊工,為保證該井正常投產,李廣軍連夜幫助該隊連接管線,保證了水井正常開注……“頂梁柱”李廣軍的“雷鋒”行為數不勝數。
“對不起,馬斜11-16井今晚完井,要是等施工隊的人來連井口的話,會耽誤生產的!我先去了!”采訪接近尾聲,不覺夜幕將臨,李廣軍歉意地對我們打聲招呼,就親自帶領班組成員去井場焊連井口去了。
“頂梁柱”李廣軍為了工作,不惜放棄無數個休息時間,甚至一兩個月連續在隊上值班,去年過年都在隊上度過。“他就是這么個不可雕的朽木!”和他同隊上班的妻子、監測班班員毛春花提起丈夫來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