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瑞秦)“最美不過夕陽紅啊。退休了,事業有成了,職責減輕了,兒孫長大了,人生接力賽基本完成得差不離了。不再受工作時間的限制,又能按照個人喜好來安排生活,利用豐富的知識技能,做年輕人的業務顧問,發揮余熱的感覺實在美妙啊。”河南油田五一村小區72歲的劉書俊如是說。
擁有35年電器設計經驗的劉書俊自1998年4月從設計院退休,因業務精湛,時常被原單位聘為技術指導,為施工嚴把質量關。
“有人說我‘傻’,有人夸我‘值’,其實我只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罷了。”老劉正是這樣一個平凡中顯其不平凡的人。
退而不休快樂著
劉書俊在過往幾十年的工作中表現優異,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87年還光榮當選為局勞模。“要讓我享清福不做事,難呀。”閑不住的劉書俊總尋思著干點啥,活著也好有個方向。
在華山小區施工中,設計院請劉書俊在電器、通訊方面擔任現場監理員。
他首先熟悉樓內防雷接地、室內配電的圖紙要求,并提醒施工人員把“質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對工程進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實施有效的動態控制,尤其是每道工序的前期,做好技術交底,明確監理監管的關鍵部位及操作要求,以提高電氣工程的質量。其中有5棟住宅樓框架主體施工完畢,即將進入墻體砌筑階段。因任務緊,除了回家吃飯,劉書俊基本上待在現場。一日深夜,施工方打電話就“強、弱電用房布置位置”提出異議。他二話不說,披了件外套,就騎上自行車出發了。他結合相關條文規定,要求施工人員注意變配電房不要布置在廁所、浴室、盥洗室的直接下層,應考慮其他強弱電用房,預留給供電部門的環網柜間、開閉所、通訊機房等。同時,要求對違反專業規范的操作必須返工。
他隨叫隨到的認真勁兒成為身邊人的榜樣。
忙而不亂幸福著
2008年五一村小區進行改造施工,熱心的劉書俊義務當起了“調解員”,為此忙得不可開交,忙碌中愈顯其沉穩。
由于開挖下水道,溝深土高,有居民牢騷滿腹。一個退休老人甚至跳進溝里,決意不讓甲方繼續開挖。見狀,劉書俊趕緊從自家接了一杯溫水,伸手把老人拉上來,遞過水去,說:“老哥,瞧您這利索勁兒,不如咱倆打打拳去,何苦往泥里鉆哩。”說著,他彎腰小心拭去老人腿腳的泥巴,解釋道:“眼下出行確有困難,工程一旦完工,路平燈明,咱這兒舊貌換新顏,您就等著享福吧。”一番話逗得老者眉開眼笑。
施工中需要打洞,導致磚末橫飛。一位鄰居以“臟”為由,不讓接著打。但只有每家每戶都重新鉆眼,才能安裝管線。劉書俊尋來自家的舊床單,笑瞇瞇地敲開住戶的門:“知道您愛干凈,我特意過來遮灰塵,等洞弄好了,往后全是嶄新的管線,才叫爽呢。”鄰居瞄了眼自家銹跡斑斑的舊管道,有點難為情:“是啊,臟那么一會兒卻能換來長久的整潔。”“師傅,開打吧。”她對施工人員客氣地說。
看到幼兒園旁邊的路燈設計成南北方向的,劉書俊就對施工單位提出合理化建議:“該走向既不利于照明,又影響居民樓的休息。”不久,施工方采納了他的方案,更改了燈的排列方向。
動靜結合健康著
因為善于聆聽,周圍鄰居們都喜歡找劉書俊談心。他習慣一聲不響地聽,從不打斷對方的傾訴,待人家把話講完,再發表看法。
作為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熱心于社區的每一項工作,自當選為支部支委后,更是滿腔熱情地投身到活動中去。他主動組織老人下棋、打撲克及一些智力活動,以促進大家的身心健康。當裁判時,他靜觀比賽,公正評判。
“勞動最光榮,助人更快樂”,他的確做到了。在創建平安小區的活動中,他號召居民們組成巡邏隊,每晚義務安排并帶領大伙兒巡查小區的安全狀況。熟悉劉書俊的人都知道,他動起來似乎不怕累。樓棟前的下水道一遇雨大的時候常被堵塞,雖經整修多次,效果不佳。劉書俊和老伴經常找來細鐵絲,一點點把污物摳出來。二人忙活了大半天,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相視一笑,說:“出出汗,排毒養顏啊。”
身板硬朗、聲如洪鐘的劉書俊認為,動靜結合總相宜,健康快樂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