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周美玲 劉慧穎)他們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化驗工,每天就干一個活兒——給“水”做體檢。可別小看他們,這水包括居民飲用水、裝置的回用水和外排污水,也就是說他們出具的每一個數據都關乎職工的健康、裝置的穩定和周邊的環境安全。用“性命攸關”來定位他們的工作一點兒都不過分。
天津石化動力部污水車間的28個化驗工就是完成這項工作的優秀團隊,他們之所以能夠出色地完成這項艱巨任務,是因為班組有個“活字典”——天津石化動力部污水化驗班班長、天津市勞動模范劉澤慧。
“即時貼”把老師傅領上道
“小劉班長,我都50多歲了,干化驗這么重要的活兒,怕是不行,給安排點兒別的活兒,多累咱都不怕。”剛轉崗的一位老師傅央求劉澤慧。
面對老師傅一臉的愁容,劉澤慧進退兩難,班組工作量加倍增加,急需人員,工作還不能有任何差錯。一時間,她沒有了好法子。想來想去,她決定用笨法子試一試。就是把基本操作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寫在小紙條上,貼在操作崗位上,起個名字叫“實際操作即時貼”。老師傅可以邊看“即時貼”邊操作,又方便,又好學。在劉澤慧的親手幫助下,這些老師傅們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領,每次他們出具的數據,劉澤慧都要一項一項地看,及時提出表揚,稍有誤差,劉澤慧就幫助他們仔細分析原因,然后再修改“即時貼”內容,直到化驗數據沒有誤差為止。適應新工作的老師傅高興地說:“班長這招真好使,咱老職工照樣能干新崗位,并且咱化驗出的數據照樣有‘信用’。”
“小課堂”讓職工迷上化驗
“我們每天要檢驗出200多個數據,雖然工作量較大,但我們對每一個數據都一絲不茍,‘化驗是污水處理的眼睛’,眼睛里揉不進一點兒沙子的,所以我們對數據的要求永遠是精準。”劉澤慧一向對化驗數據非常“苛刻”。
要想讓數據“精準”,沒有過硬的技術可不行。這不,剛上班大伙又把劉澤慧圍住了,于是“小課堂”又開講了。大伙格外認真的勁兒,看得出已經“上癮”了。大家對知識的渴求,讓本來就愛鉆研劉澤慧的學習動力倍增。尤其是引進新設備時,她總是第一個進行研讀、攻關,為大家提供直接準確的操作要領,還經常摸索出許多“訣竅”。有一次,廠里引進一臺分光度計,劉澤慧在沒有技術指導的情況下,執著攻關,終于拿下了這臺“洋”設備。“小課堂”上,大伙專注地學習著劉澤慧的“洋設備操作法”,很快“洋設備”前的職工越來越多。
“我們班長年齡最小,技術最高,帶著我們學習也有一套。如今的‘小課堂’,我們也能當老師了。呀,您等等,今天是我上講臺,下課再跟您聊。”一位女工還來不及說完就興高采烈地跑去上課了。瞧這勁頭兒,怪不得他們班組連續獲得先進呢。
“新配方”讓大伙愛上分析
來到污水車間化驗班組,一進樓道便可聞到濃濃的化學藥品味道。上千種藥劑令人目不暇接,但仔細一看,每個藥劑瓶上標著的藥劑配制人名字都是劉澤慧。
“藥劑配比工作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化驗數據的準確度。”劉澤慧每次進行藥劑配比都格外專心,有時一些腐蝕性強的化學品濺到衣服上又滲到皮膚里,她都不知道。至今她的臉上和手臂上都有化學品腐蝕后留下的痕跡,愛美的劉澤慧經常開玩笑說:“只當是美人斑吧。”
“澤慧,今天采樣時間太長了,熏得大伙太難受了。”一位女工苦不堪言。是啊,這段時間污水指標始終處于波動狀態,大家化驗頻次增加到了2小時/次,與濃硫酸、硫酸汞這些危險品接觸的時間自然長了,有些吃不消。劉澤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當時她就想要有一種儀器來減少接觸時間就好了。于是她進行了市場調研,果然,她發現了一種叫做快速測定儀的儀器,她立刻提出建議,經過3個月的對比實驗,解決了20幾個采樣點實現快速測定。
但是緊接著一個問題出現了,快速測定儀所需藥劑價位但是價位較高,這給企業無形中增加了成本。情急之下,劉澤慧做出一個決定,自己研制!于是她和標化崗的兩名職工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她們一邊調配比,一邊制曲線,一邊做實驗,經過了上百次實驗終于研制出0-150mg/L的快速測定儀藥劑,經過使用原來2個小時完成的化驗現在只需半個小時就可完成,數據非常準確,還為企業每年省下了十幾萬元的藥劑費用。
“以前我們一進實驗室就發愁,現在我們是健康地工作著。您說,我們能不好好干嗎,別說這200多個數據不能有問題,就是一天一千個數據,咱準保它個個‘免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