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倩)他有多種身份:鉆工、司鉆、監(jiān)理,現在是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監(jiān)督中心主任辦公室主任。從1980年參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奔波于烏魯木齊和塔河之間,奔走在從單位到家里的路上……他就是獲得自治區(qū)勞動模范的陳建平。
打開記憶的窗口,回顧30多年的經歷,陳建平滿是感動……
“作為黨員,平時要能看出來,關鍵時要能站出來!”
1980年,陳建平來到了西北石油局原一普5012井隊,成為了一名鉆井工。從此,他的人生筆墨就開始在塔河——這片廣袤的戈壁灘上揮灑。
當時,許多兄弟單位都用帳篷和“地窩子”等多種方式解決野外住宿問題,經常就地取材架鍋做飯,真正是工作到哪就吃住到哪。
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他愣是憑著一股子拼勁和鉆勁,很快適應了油田艱苦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由于表現良好、工作出色,1982年7月,他開始從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司鉆工作。
從當司鉆的那天起,他就堅持記錄每天的鉆井情況。在擔任司鉆期間,陳建平負責的鉆井項目沒有一次卡鉆。他還先后參加了沙11井、沙12井等重大項目的鉆井施工,并參加了沙2井、沙15井的井噴搶險工作。
在沙15井搶險中,他被任命為青年突擊隊隊長。
那時,陳建平已擔任西北石油局原一普6015井隊副隊長,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共產黨。
現場有好多危險的場景,但全體隊員沒有一個退縮的。當時,大家早已忘記了害怕。陳建平依然和所有“敢死隊”員、井隊人員一起進行拆裝井口、壓井。也是從那時起,他意識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平時要能夠看出來,關鍵時刻要能夠站出來”。
經歷了80多天的緊張搶險,他們終于出色地完成了拆井口、裝井口、壓井等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因此,他被西北石油局評為個人一等獎。
“在榮譽面前,他沒有停步!”
1995年,陳建平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勞動模范。
以前,“勞模”這個神圣的稱謂都只是出現在報紙和電視上,陳建平從來沒奢求過:“我只是干了自己應該干的事情,卻沒想到獲得了這么高的榮譽。”
在榮譽面前,陳建平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肩頭的責任更重了。他告訴自己要“本色做人,用心做事”,不辜負領導的殷切期望。
1995年3月,陳建平擔任6015井隊隊長。
當時,他先后組織施工沙41井、沙46井等井的鉆井工作,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績。其中,沙46井的油氣重大突破,對發(fā)現塔河油田3、4號油區(qū)奠定了基礎,對充分認識研究奧陶系更新了觀念,為塔河油田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做出了重大貢獻。
繼沙46井之后的沙48井是塔河油田勘探開發(fā)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它不僅是塔河油田第一口高產穩(wěn)產井,還是第一口“明星井”, 從1997年10月投產至2001年7月,自噴45個月,其中無水采油33個月,一直保持日產原油400多方的高產、穩(wěn)產狀態(tài)。
自治區(qū)副主席吾甫爾參觀沙48井后,贊不絕口地說:“多打幾口這樣的井,就能為新疆的經濟建設多做貢獻。”該井也為西北石油局滾動開發(fā),產量翻番做出了重大貢獻。由于6015井隊在沙46井、沙48井鉆井施工中的重大貢獻,因此被新星石油公司追記為特等功。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1998年4月,陳建平調至西北石油局工程監(jiān)理中心工作,任基建工程部部長,兼中心工會主席。
作為鉆前專業(yè)副總監(jiān)理,他憑借自己在鉆井工作中18年的扎實積累,對塔河油田內所有的鉆前施工工程進行全面的監(jiān)理和指導。按照建筑、道路施工的標準結合油田實際,編制了鉆前(管涵、砌石筑墻、排污池、沙袋圍堰)等施工工藝要求、《鉆前工程技術資料編制指南》、《鉆前施工安全檢查標準》、《鉆前開工驗收標準》等技術文件,
這些標準、制度的建立,為施工、監(jiān)督提供了依據,直接大幅提高鉆前工程的優(yōu)良率,使整個工區(qū)的鉆前施工質量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成績得到了局主管部門的肯定。
因此,中心基建工程部(即現在的油田建設工程監(jiān)督部)被分公司推薦為中石化“塔河油田110萬噸產能建設項目先進集體”,他本人也獲得中石化“塔河油田141萬噸產能建設項目先進個人”、局優(yōu)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2005年10月,陳建平離開了鉆井一線,開始從事行政管理工作。這意味著我告別了從事半輩子的鉆井工作,他茫然過,困惑過,但是他明白,“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哪里需要去哪里。”
多少次午夜夢回,陳建平都會夢見茂密的胡楊林、緩緩流淌的塔河和高高的鉆井架……
韶華易逝,光陰苒冉。33年,在塔里木河畔,陳建平度過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但他無怨無悔,那些經歷成為他人生最珍貴的財富。
如今,看到西北石油局、西北分公司不斷地發(fā)展壯大,陳建平感到無比欣慰。雖然現在的他已不再年輕,但是他仍然會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為建設千萬噸級塔河油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