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居民來訪,她便熱情地給人家搬過一把椅子,捧上一杯熱茶,先聊一席暖心話,再想方設法幫著人家解決難題。康輝小區女青年田菊芳在家待業。趙冬英獲悉后便上網查找就業信息,并陪著田菊芳先后到6家油田基地周邊的社會企業應聘,終于在一家物業公司給其找到了“飯碗”。
“我們服務的3個小區都地處油田基地南端的城鄉接合部,但我們不會降低服務標準。我們一定信守服務承諾,當好小區‘美容師’。”中原油田第八社區物業管理六區副經理張軍直人爽語。
為提高為民服務水平,營造和諧、溫馨的“大后方”,中原油田今年強力推進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建設。社會化服務系統19181名員工熱情提供標準服務,各服務單位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在今年上半年油田社會化服務質量考核中,18家服務單位平均得分98.44分。
和諧“大后方”,呼喚服務標準化中原油田的社會化服務標準曾存在不夠清晰、不夠統一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化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2009年,油田將10個社區管理中心以及公共事業管理處、供水管理處、供電管理處、燃氣管理處、供熱管理處、通信管理處、房產管理處等17個服務單位組建成社會化服務系統,服務24萬職工家屬。
為保障24萬職工家屬安居樂業,支持石油工程、油氣主業隊伍輕裝上陣大發展,2010年春,中原油田制訂了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該體系集服務標準、服務承諾、服務規范、服務質量督察、首問負責制、用戶回訪等內容于一體,涵蓋社區、供水、供電、供氣、供熱、公共事業、住宅維修租賃、通信、有線電視等9大服務領域的59項服務標準,服務項目覆蓋率達100%。
“如果您居住小區的健身器材壞了沒人修,您可以向社區管理中心反映。”
“如果維修人員沒有攜帶抹布、鞋套、布墊和工具袋,工作中弄臟了您的房間,您可以撥打440電話舉報。”
……
各項服務標準的制訂,使服務工作有了統一標準,服務變得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效地避免了低效、無序勞動,讓居民享受到了優質、高效的服務。一年多來,油田不斷完善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督促服務單位信守承諾,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切實根治服務執行不到位的“痼疾”。
被動變主動,文明服務“零距離” 每次到居民家里檢修燃氣管線和灶具,燃氣管理處供氣二大隊女工朱紅蕾和胡惠瑜都先不輕不重地敲3下門,再自報身份。居民開門后,她們套上鞋套才進門。此外,每個月姐妹倆都不忘替麗苑小區的4戶孤寡、空巢老人家庭購氣和買糧。“文明服務是我們的莊重承諾。”供氣二大隊大隊長任宗川說,“居民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工作目標。”
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由普通服務向文明服務轉變,是中原油田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建立后服務工作發生的重大變化。
在中原油田社會化服務標準的基礎上,第九社區管理中心共計完成醫療服務、環衛綠化、居民管理、計劃生育、勞動就業等12項服務標準的細化工作,并將這些服務標準在小區櫥窗公示,以便居民監督。第八社區管理中心各居民管理站要求員工禁用“不知道”、“不清楚”、“不歸我管”、“不該我干”等忌語,并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和“服務回訪制”。
第五社區管理中心距離油田基地較遠,為方便患者夜間就診,醫院實行“聽班制”——不值班的醫務人員夜間輪流在本社區的家中待命。這家醫院還向小區里的“老石油”發放愛心服務卡,為1796名60歲以上的居民建立起高血壓、糖尿病檔案,為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門服務,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咱們家門口的醫院”。
供水管理處恪守“水帶微笑進萬家”的服務理念。為不影響居民用水,該處職工實行子夜零時維修服務。他們在小區里增加了許多閥門,以免停水維修時影響更多的居民用水。該處職工還與孤寡殘疾、年邁體弱的居民以及外闖市場職工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定期上門檢修線路。
服務好不好,居民擁有“話語權” 中原油田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建立后,各服務單位十分注重與居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第三社區管理中心、第六社區管理中心和第九社區管理中心每季度召開一次居民議事會,虛心聽取居民們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解決他們反映的問題,增進了社區與居民間的感情。第四社區管理中心將轄區劃分為7個大區片,要求服務人員按責任區域為居民提供醫療保健以及水、電、氣、暖維修等服務。第八社區管理中心、第十社區管理中心給轄區內每戶居民發放了一張便民熱線服務卡,以方便居民求助和咨詢。燃氣、通信、供水等服務單位組織員工定期入戶走訪,主動征求居民意見,及時改進服務措施。
第二社區管理中心、第五社區管理中心和第七社區管理中心急居民之所急,適時對老居民區的文體場所及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供電、供熱等服務單位加強對老化線路、管道實施維修和更新,服務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房產管理處制訂了《油田住宅維修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房屋維修程序。濮陽市油田總醫院廣泛開展醫德醫風教育,醫患關系有了很大改善。
如今,居民遇到諸如室內管線漏水、下水道堵塞、暖氣片不熱、家人突發疾病等棘手事兒,都能在各服務單位的幫助下及時解決。
在油田每年兩次組織的社會化服務質量考核中,每戶居民都有一張評價票。服務單位工作究竟好不好,居民有了“話語權”,無形中增強了他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第三社區管理中心文衛小區退休干部張自力說:“油田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建立以來,為居民提供的各項服務更到位了,我們‘老石油’關心小區建設、參與社區管理的熱情也更高了!”(中原石油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