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北化工(600727),近年風波不斷。
2007-2009年,魯北化工因連續3年虧損被暫停上市。
2010年,公司恢復上市,由無棣縣政府接管公司的大股東魯北集團,“馮氏家族”退出。
2012年,魯北化工競得魯北鹽化余下的60%股權,并“摘帽”擺脫“ST魯北”標簽。“煥然一新“的魯北化工還沒來得及大展拳腳,就有媒體爆出魯北集團的強堿污水赤泥處理池占農田740畝,并且存在生態和安全隱患。
魯北鹽化“換血”出售
魯北化工收購鹽化資產分為兩步,先是于去年在山東省產權交易中心競得40%的股權,再于今年競得剩下的60%。耐人尋味的是,兩次收購股權之前,魯北鹽化各都經歷了一次“換血”。首先在2011年初,魯北化工還未得到鹽化40%股權,魯北集團就向魯北鹽化增資了3億,鹽化當時的實收資本達到了4億。記者從其他渠道了解的,前次增資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些曲折,因3億增資額中的2.8億為鹽田資產,但鹽田資產的產權不明晰,所以增資進度還受到影響。第二次“換血”發生在2012年的5月,魯北化工一紙公告,表示魯北集團將鹽化名下的“100Kt/a金紅石型鈦白粉項目”的建設主體變更為集團的另一家子公司山東金海鈦業。一位券商有色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鈦白粉有金紅石型和銳鈦型兩種結構,兩者的價格自2010年至今,分別有30%和60%左右的漲幅。”
解析魯北鹽化凈利潤率畸高之謎,折舊是答案
此外,翻看魯北鹽化的審計報告,其毛利率、凈利潤率之高也讓人感到詫異。魯北鹽化的主營業務是制鹽(海鹽)。2011年的1-2月,魯北鹽化主營業務的毛利率77.77%,2011年全年的毛利率是62.62%。
鹽化的市場占有率為2-3%,但其去年毛利率甚至超過了蘭太實業(600328)60.69%和云南鹽化(002053)50.58%的毛利率。后兩者分別是國內湖鹽生產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和在區域內壟斷優勢最強的公司。魯北鹽化是否真的具有強大的成本控制和對下游的議價能力?公開資料中并沒有表明過這一點。不過,2011年魯北化工年報顯示,其采購了鹽化0.16億的原鹽,占到鹽化主營收入的12%,定價僅顯示為“市場價”,這一事實卻惹人遐想。比毛利率更讓人詫異的是鹽化畸高的凈利潤率。鹽化2011年1-2月的凈利潤率高達48.03%。2011年全年的凈利潤率為31.31%,大大高出了蘭太實業和云南鹽化同期的5.4%和1.3%,也遠高于鹽業為主的非上市公司,山東廣饒鹽業的7.39%和淮海鹽化的1.3%。31.31%的年度凈利潤率甚至超過了93%的A股上市公司。
究其原因,記者發現魯北鹽化的折舊計提極低是問題的關鍵,低折舊使公司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也相應較低,催高了凈利潤。2011年,鹽化的固定資產折舊為0.11億,其與年末4.07億的固定資產比例僅為2.63%。
然而,其他有產鹽業務的上市公司中,對房屋及建筑物的年折舊率至少都在3%左右,機械設備和運輸設備的折舊則更高。顯然,鹽化對于固定資產折舊存在計提過低的嫌疑。記者就上述問題致電魯北化工董秘,辦公室人員稱:“董秘和證代都出去了。”記者截至發稿都未能與之取得聯系。
高盈利資產低估價,置換現金加接近虧損資產
就魯北鹽化利潤中可疑處不談,評估公司所依據的財報至少顯示鹽化確系是一項盈利能力較強的資產,但
鹽化的股權評估值是4.9億,但賬面資產就有4.5億,增值率僅8.9%。對比2010年山東省產權交易成交的82宗國有產權交易,整體增值率達到了50%。鹽化資產的評估價非但可能低估,用于購買60%股權的2.94億中竟還有0.77億是一套接近虧損的資產。這套6萬噸氯堿裝置去年的毛利率僅0.31%,在氯堿行業今年低迷的氛圍下魯北化工已在4月將其停產。對于魯北集團就存在國資流失之嫌,雖然魯北化工也為國企控股,但其仍有7成股權在“外人”之手。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同為國企控股的長城電腦(000066)收購大股東的資產冠捷科技一事。在二級市場,冠捷的股價約1.8港元,而長城的擬收購價卻是5.40港元。長城電腦獨董對此表示,“只是為了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57處房屋無產證,千畝土地占用款賠付隱憂
6月28日,中國經濟網爆出魯北集團污水處理池強占農地720畝一事。記者隨即進行了調查,發現魯北集團占用的農地可能不止幾百畝,或達3500畝。
一位當地馮家莊村的馮姓村民通過電話向記者表示:“魯北化工對馮家莊村的土地的占用自1996年就開始了,占用了大約3500畝,卻鮮有人拿到土地補償款。今年有部分土地被私自賣給開發商,村里人4月集體抗議,現在正在與無棣縣政府協商。”馮姓村民的說法在魯北化工的公告中也能得到些許印證。公告顯示,魯北化工有57處房屋未取得產證,存在資產瑕疵。《土地管理法》規定:“農用地轉建設用地,須辦理審批手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對于魯北化工是否有辦理過相關手續時,村民表示:“并不清楚。”若魯北化工占用農地卻未付予村民補償款屬實,則公司未來將面臨一筆不小的賠付款。以每畝土地每年500元產值估算,忽略通脹因素,公司將賠付給村民近3000萬的補償。
記者就魯北集團侵占土地一事向無棣縣政府求證,縣國土資源部監察大隊相關人士表示:“負責的領導出去了,我是剛來不清楚。”魯北集團方面則表示:“宣傳部領導已經獲悉媒體的報道,經過討論以后會給出一個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