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人士對中國證券報(微博)記者表示,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特別是歐債危機嚴重打擊了發達國家的藥品價格及醫藥市場景氣度,作為原料藥出口大國,中國原料藥行業因此受到沖擊,不僅出口數量大幅萎縮,而且部分原料藥出口價格連續走低,預計原料藥企業中期業績將出現較大分化。
出口數量大幅萎縮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7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5月維生素類產品和中藥產品出口數量均出現萎縮,產品價格出現較大分化。據介紹,前5月我國維生素類產品出口7.58萬噸,同比減少6.34%,其中,兩個主要單品種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出口數量分別減少14.2%和11.62%,數量縮減幅度基本一致。
但不同類別的原料藥產品出口價格分化明顯。2012年前5月,維生素C出口價格下滑幅度高達24.29%,維生素E出口價格相對堅挺,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則實現了出口價格的大幅上漲,其中,維生素B1出口價格漲幅高達85.59%,維生素B12出口價格同比增長101.99%。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出口目標國家的不同,影響到了原料藥需求的差異。歐洲藥價在2012年上半年出現了較大下滑,對國內原料藥出口的影響表現最明顯。1-5月,我國對歐盟的原料藥出口數量下降26.41%,其中對德國的出口降幅最大,達到36.67%;美國和日本市場則保持相對平穩,而新興市場國家保持一定增長。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數據顯示,印度是我國原料藥出口增速最大的國家。
業績分化有所加劇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西藥部副主任曹鋼表示,醫藥行業總體利潤增速下降,主要是受化學原料藥效益下滑較大所致。2012年,國際市場對化學原料藥仍存在剛性需求,特色原料藥依靠技術優勢將繼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新興市場原料藥需求也將繼續擴大,但部分傳統原料藥企業業績可能難言樂觀。
截至目前,原料藥市場仍未見起色。國信證券數據顯示,2012年6月份,下游養殖業的不景氣,使VE/VA價格繼續走低,其中VE成交價格下滑至108元/kg,接近年初最低點。VD3受低價庫存干擾,當期價格出現迅速回落。沙坦類、青霉素和頭孢類原料藥價格則基本持平。但硫氰酸紅霉素因為新產能釋放,價格出現調整,下游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價格亦同步調整。
化學原料藥的業績低迷已成為醫藥板塊業績之痛。2012年一季度化學原料藥凈利潤同比下滑9.16%,成為醫藥生物板塊業績'拖后腿'的主要因素。在已公布2012年中期業績預告的10家原料藥生產企業中,有6家業績同比下滑,4家同比上升,業績分化跡象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