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報道,預計十二五,中國天然氣的需求量將以19%的年均增速增長,行業具備高成長性、戰略性及歷史性發展的機遇。
根據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數據,201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1,07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2.73%,增速超過了中國的實際GDP增速,預計至2030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將占全球消費總量的7%.屆時,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
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中國的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達到8.3%(根據中國的能源消費目標,這一比例相當于每年2,600億立方米);2008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只有850億立方米(占能源消費總量的3.8%)。
據《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09)》預計,到2015年及2020年,中國天然氣供需缺口將達30%及40%左右。為解決天然氣供應缺口,中國除積極開采常規天然氣外,還積極開采非常規天然氣包括致密氣、煤層氣、頁巖氣和天然氣水合物,同時積極建設連接國內及海外的天然氣管道,以及在沿海地區建設液化天然氣進口終端,便于從海外進口液化天然氣。
油企加緊新疆氣源布局
根據規劃,十二五末新疆將要實現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和煤制氣外送能力。目前已有20個煤制氣項目已開工建設或進行前期準備,建成投產后,年產能將達到767億立方米。為搶占巨大市場,中石油及中石化均加緊在新疆的天然氣管道建設和氣源布局。
中石油目前的規劃是:建設5條出疆管道、8座煤制天然氣集氣站、14條煤制天然氣接入支線。其中疆內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約6,350公里,在疆管道建設投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5條出疆管道加上已建的西氣東輸1線、2線管道,預計中石油在新疆地區管道的外輸能力約每年2,570億立方米,其中輸送煤制天然氣能力為每年1,130億立方米。
中石化的規劃包括2條管道,分別為新粵浙管道和新魯管道,設計輸氣規模均為每年300億立方米。若這2條管道建成,新疆的煤制天然氣將可以不用通過西氣東輸管線而直接輸送到浙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