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天清晨,趙春江準時來到碼頭測量風力及涌浪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當天的海況信息,為船舶調度提供第一手資料。 |
![]() |
員工嚴格按照碼頭作業規范穿戴整齊,提前進入現場,引航船舶安全停泊。 |
![]() |
系纜工奮力牽拉和系緊纜繩,保證船舶平穩停靠。 |
![]() |
員工定期開展碼頭消防應急演練,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
![]() |
員工給停泊船只搭建安全網和上下船扶梯。 |
大海、碧波、海鷗、沙灘……在常人眼里,擁有如此美景的冀東油田南堡4號人工島一定是休閑度假的勝地。然而在南堡4號人工島碼頭作業工們的眼里,這里是他們護航南堡拼搏奉獻的“戰場”。
南堡4號人工島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東側的蛤坨島淺灘,由吹沙造地而成,包括南堡4—1、4—2兩座人工島,面積分別為110畝(1畝=0.0667公頃)和205.4畝。兩島相距2.2公里,兩島之間有路堤連接。人工島碼頭位于4—1島南側,相距島體約3公里。碼頭周圍水深5米至7米,往南延伸幾百米就是可通航30萬噸巨輪的天然海槽。
由于面向深槽,背靠淺灘,這里的海況環境變化多端。每當風大浪急或者大霧彌漫,海事局必定禁航。“熟悉海洋環境,準確判斷海況變化,科學合理調度船舶,高效保障人工島生產建設,是我們的首職要責。”冀東油田志達公司4號人工島碼頭負責人趙春江說。
管理4號人工島碼頭的員工有13人,分為兩個班組輪流駐島值守。他們負責4號島碼頭管理、海況信息報送、船舶調度和靠離泊位服務、上下島人員與車輛登記等,是茫茫大海上的護航人。
4號人工島碼頭于2009年11月投入使用。“那時島上風沙大,稍不留神嘴巴就會灌滿沙子。能吃上一頓沒有沙子的飯就是一種幸福。”談起當初在碼頭上的工作和生活,趙春江頗有感觸。建島初期,島上的條件特別差,大家住的是野營鐵皮房,缺水缺電。島上沒有信號,通信不暢。冬天,海風又冷又硬,猶如刀子,厚厚的棉工服一會兒就被吹得通透。夏天,碼頭無遮無攔,紫外線強烈,員工被曬得黝黑黝黑。無論天氣多么炎熱,大家必須穿戴整齊勞保服和救生衣上崗,每天汗水出了一身又一身……
趙春江和班組員工以前都是開小車的司機。為了南堡油田建設,他們主動轉崗,從頭學起,從零起步,勤學苦練,摸清大海的脾性,實現了由陸地“旱鴨子”向海上“蛟龍”的轉變。
幾年來,南堡4號人工島碼頭累計完成海上乘客運輸近4萬人次、車輛運輸1.6萬臺次、原油拉運17萬噸,未發生任何安全環保事故。(記者 韓杰 朱米福 攝影報道)
采訪手記
7月16日,記者從南堡1號人工島碼頭乘坐交通艇,歷經3個多小時的海上顛簸,到達南堡4號人工島碼頭。看著遠處金色的沙灘和人工島林立的井架與塔架式抽油機,還有碼頭周圍碧波下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一路的疲憊頓時消失。
烈日下,一艘艘船駛入駛出,碼頭作業工們堅守在各自崗位上,汗水浸濕工服又被曬干,泛起一道道堿花兒。
冀東油田南堡采油四區經理杜良告訴記者,沙灘所在地帶正在進行旅游開發,人工島將成為這里重要的工業景點。
和碼頭作業工們交談,他們是那樣的樂觀豁達,把艱辛當做快樂,把困難當做財富。“巨浪激起的浪花最高可越過碼頭燈塔的塔頂,足足有五六米高;強勁的風暴能將鐵皮房吹打得搖搖晃晃,當時的情景真讓人膽戰心驚;嚴寒的冬季,冰封萬里,流冰涌動,站到碼頭上會有天旋地轉的感覺……”
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真情,感受他們平凡中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