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消息,歐盟將在9月上旬就德國多家光伏電池組件企業所提出的對華光伏雙反調查申請進行表決。國內光伏企業人士稱,若歐盟作出不利裁決,將導致超過七成中國企業迅速倒閉。
“目前光伏行業正在遭遇最嚴重危機,”英利綠色能源方面表示,美國“雙反”調查余音未了,德國SolarWorld公司又向歐盟遞交反傾銷調查申請,“由于中國光伏產品的60%都是出口到歐盟國家的,對歐盟的出口超過200億美元。如果歐盟發起反傾銷,將造成史上最大的貿易糾紛,對行業造成嚴重的影響。”
該人士稱,一旦歐盟接受德國SolarWorld公司反傾銷調查申請并做出不利裁決的話,將是雙方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糾紛,迎接中國太陽能產品的將是高額的關稅,中國太陽能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大門被徹底關閉,超過七成中國企業將迅速倒閉,超過3500億人民幣的產值損失,超過2000億人民幣的不良貸款風險,超過30-50萬人同時失業。
7月24日,德國公司SolarWorld等多家光伏電池組件企業正式向歐盟委員會提起對華光伏的雙反調查申請,而歐盟將在45天內就是否立案進展表決。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出口海外的光伏產品價值358億美元,其中歐盟占據60%,涉及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這一金額接近于2011年中國從歐盟進口汽車整車的總金額。
整個行業所受到的重創已經在公司身上反映出來。8月8日,美國投資機構MaximGroup發布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前十大太陽能公司的債務累計已經達到175億美元,整個行業接近破產邊緣。
MaximGroup特別指出,江西賽維和無錫尚德破產的可能性最大。兩家公司媒體聯絡人士的手機均處于忙音狀態。
“當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運行方面的問題以及金融策略、技術方面的策略等。”行業內人士稱,但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全球經濟情況不好,歐美國家的反傾銷。各國降低財政補貼政策,全球產能過剩。公司在貸款方面也受到影響。
當前,行業的不少公司都經歷了裁員或倒閉,而“成本雖然也在下降,但是成本價格的下降速度遠遠不及產品價格的下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