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敏)長嶺煉化老年活動中心的庭院里,綠樹蔥蘢,花草繁茂,最適合離退休老干部、老職工初春吟詩作賦,炎夏消暑乘涼,深秋吹笛聽濤。石凳上三三兩兩地坐著一些老人,他們輕松愉快地聊著天。董濤透過玻璃窗看著這一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風拂過,透著些許涼意,董濤打了一個寒戰,突然想起了什么,轉過身從抽屜里拿出電話簿,扉頁上的字特別醒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養。翻過扉頁,董濤拿起電話,熟練地撥下一串串號碼,“李老,我是小董,您的身體可好?還有什么困難需要組織解決?……”“陳老,最近氣溫降低,請您注意增添衣服。入秋了,天干物燥,請多喝溫熱的開水…….”整個上午保持一個姿勢不停地撥打電話,董濤的脊柱有些酸痛,但當聽到老人們回復的都是好消息時,她的內心泛起一陣溫暖。
1999年董濤從新疆軍區駐陜西臨潼療養院轉業至長嶺煉化社區中心老干辦工作,現為老干辦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多年來懷著對老干部的深厚感情,以寬容熱情的態度,貼心周到的服務為老同志解決各種生活難題,贏得了老同志們的信任和嘉許。她于2009年、2011年被評為“岳陽市老干部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獲得“湖南省老干部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12年又獲得中國石化總部授予的“優秀服務標兵”稱號。老干部工作事無巨細、瑣碎零星,要想做得周全,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人老了,就像孩子,內心變得脆弱而敏感,需要全心全意呵護。同事們都說董濤心態好,不管遇到什么情況,她臉上總是掛著熱情的笑容,辦起事來風風火火,進進出出腳下伴著一陣春風……
董濤出生于軍人世家,對老干部的特殊情感與生俱來。她常說,“老干部是黨和國家以及企業的寶貴財富。長煉在特殊歷史條件下由老紅軍創辦,老干部們奮斗了一輩子、操勞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才創下了堅實的基業,是有過特殊貢獻的功勛元老。關心和照顧好他們的晚年生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無限光榮的使命。”帶著這樣一種情懷,董濤一直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365天常備不懈,24小時隨叫隨到。十三年來,董濤的電話成了老干部們的求助熱線,身體不舒服了、馬桶堵了、水管漏了、電器出故障、電話欠費了、電視沒信號…….只要老干部有困難,董濤一定會傾盡全力去幫助解決。
為了讓老干部們在遇到困難或發生意外能及時得到救助,董濤倡導為每一位老同志制作“愛心卡”,卡片上印有老同志的姓名、地址、家屬的聯系方式等信息,還印有急救、火警、安管及老干辦相關科室的電話號碼。卡片制作好以后,董濤又用紅繩子將卡片逐個穿好,掛在每一位老同志的脖子上。因為有過醫務人員工作經歷,董濤對老年人常見疾病比較了解,她反復叮囑老干部們,如患有中風、心肌梗死、高血壓等疾病,一旦意識到身體異樣要首先撥打120急救電話,再撥打老干辦工作人員電話,否則會耽誤救治時機。
可老干部們一遇到突發情況,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董濤。2010年大年初六一大早,董濤接到了電話,“小董,我突然動不了了,你快來……”緊接著電話那端傳出忙音。電話是張老打來的,因為董濤多次上市委組織部和省委組織部幫他落實待遇問題,贏得了他的信任,這以后不管什么煩心事,他都跟董濤說。董濤也十分樂意傾聽這位老革命、老八路發泄生活中的不愉快。張老眼睛不好,也記不住電話號碼,董濤就在他的手機里將設置了一鍵撥號,告訴他只要撥數字“1”,電話就能接通。張老習慣了找董濤幫忙,就忘記了要先撥急救電話。
一聽到張老說不能動了,董濤急壞了,因為張老有中風的老毛病很多年了。她一邊給長煉醫院急救科打電話求助,一邊匆匆趕往張老的住處。急救車趕到后,董濤幫著醫務人員一起將張老抬上車,然后找醫生急救、辦住院手續,跑前忙后,等到子女們都趕到的時候,張老已經暫時度過了危險期。雖然張老仍于2010年6月22日因中風去世,但因為年初搶救及時,他的生命被延續了半年之久。
董濤跟老干部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一提起她,老同志們都交口稱贊。“這閨女辦事雷厲風行,電話吱一聲,就給你辦好了,從不托拉推諉,心思特別細,啥都給想到了,好,真好……”,原質量處老干部曹老生前如是評價董濤。2006年6月29日,曹老因癌細胞擴散,醫治無效去世。當天凌晨兩點多,董濤得知曹老病危,迅速趕到醫院。彌留之際,曹老拉著董濤的手說,“小董啊,我跟老伴說了,走了以后所有黨費都直接交到你手里,你辦事,我放心。這些年,組織對我的關心,你對我的照顧,我統統都記在心里…….”幾句話,讓董濤落了淚。
“不管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老同志就像孩子,很直爽很率真,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抓住了他們的脾性,多哄哄就好了。其實他們都不糊涂,所有的好,他們都明白,也都記在心里。”董濤淡淡一笑,露出軍人獨特的質樸,“人要永遠活在春天里,一切都會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