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8月28日訊中石油惠來煉油項目施工近3月時間
中石油集團與委內瑞拉石油公司合資建設的廣東惠來煉油項目在2012年年初相繼獲得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核準之后,已與2012年5月底正式破圖動工,截止目前已施工近3月時間。該項目總規劃建設年煉油能力5000萬噸、配套建設百萬噸級乙烯項目;其中一期項目煉油能力計劃2000萬噸/年,計劃施工時間3年,初步計劃于2014年底投產運營。按2000萬噸/噸年的煉油能力計算,其液化氣最大產能有望達到2700噸/天之多。
惠來煉廠液化氣資源將由廣東昆侖“包銷”
目前中石油在廣東的銷售“基地”廣東昆侖主要通過船運從東北、廣西旗下中石油煉廠調撥資源,其日均銷售量在700-1200噸;而待惠來煉廠正式投產運行后,其液化氣將全部通過廣東昆侖統銷。雖目前煉廠產量暫未有定數,但供應量應遠大于目前廣東昆侖現有操作量。因此,為進一步拓展資源分流渠道,目前廣東昆侖廣州分公司正積極試運營中。而且,據中石油相關人士透漏,目前廣東昆侖計劃進一步擴大其在南方的銷售體系,有望在福建建立起其另一個銷售網絡。屆時,中石油惠來煉廠及欽州煉廠將通過廣東昆侖在潮汕、廣州及福建三個據點來共同銷售。
大慶石化大乙烯十一前投產 東北南下量驟減
原計劃于2012年第四季度投產的大慶石化的120萬噸/年大乙烯裝置現提前至十一之前投產,大慶、哈爾濱的丙烷都收編自用,其碳四、醚后碳四、等亦被選作原料氣。由此可見,作為傳統民用氣資源供應大省的東北地區,隨著區內深加工逐漸崛起,資源內需量漸增,南下輸送有望逐漸減少。待惠來煉廠正式投產運營,廣東昆侖有穩固的資源補給渠道后,東北中石油資源南下量將驟減甚至有終中斷可能。
三巨頭在粵競爭趨向白熱化
作為國內最大的液化氣消費市場,廣東省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中石油進駐之前,廣東是中石化的傳統領地,中海油亦占有一席之地,眼下中石油經過多年籌備終于有望打破其在廣東的煉油空白僵局,而中石化及中海油亦在紛紛厲兵秣馬準備擴大其現有產能,未來三巨頭有望在粵形成白熱化的競爭局勢。
中石油南方煉化布局更加完整
中石油已有七大千萬噸級煉油基地,煉油一次加工能力為1.5億噸,惠來項目的煉油能力約占中石油全國產能的13.33%。
除廣東惠來項目外,內蒙呼煉500萬噸/年擴能改造項目計劃于9月底開工運行,四川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計劃于2012年年底試運營,中石油與合資方投資800億建設的浙江臺州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已在建設之中。上述項目建成后,中石油在華東華南以及西南地區的煉化布局將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