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鵬)姜蓮花是勝利油田東辛采油廠采油一礦老年舞蹈隊的小隊長,初見她的人都不相信這個身材挺拔,扎著馬尾,襯衣在腰間系成蝴蝶結的氣質型美女已年近花甲,都會懷疑的目送她挺拔輕盈地走過,而背影更是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
“98年剛退休的時候,我可不是這個樣子,顯老、佝僂著背,不認識的人見了都叫我大媽,其實還不到五十。”姜蓮花說,“這十幾年一直跳舞,沒想到越跳越年輕了,兒子說我逆生長。我還要跳下去,像16歲那樣跳舞。”
跳舞不再是政治任務
姜蓮花開始跳舞純屬完成任務。退休沒幾天,她就渾身不自在起來,生活除了買菜做飯就是發呆,老公和兒子都不敢惹她,唯恐激活她的煩躁。當時一礦老年站要組織健身秧歌舞參加采油廠消夏晚會,站長找到她,老公兒子忙不迭地舉四手贊成把她動員了去。
“我那時哪會跳舞,跟在教舞老師后面手忙腳亂,不是踩掉人家的鞋就是把自己絆倒。”姜蓮花回憶當年的窘相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學了三天,同去的伙伴埋怨活動量太大吃不消都打退堂鼓。一輩子服從組織安排的姜蓮花把學跳舞當成政治任務,咬牙堅持了下來。消夏晚會開始了,姜蓮花說第一次登臺“腿抖得像篩糠”,雖然緊張,但秧歌舞倒跳得有模有樣。
消夏晚會結束后,一礦老年站將這支老年舞蹈隊保留下來,安排場地、配置音響、定時排練,姜蓮花也成了舞蹈隊的領軍人物。
正式涉足“舞壇”沒多久,姜蓮花發現了自己的變化,每天心情都很好,不再煩躁;上下樓梯不氣喘了;胃口好,睡覺香。“沒想到跳舞還有補鈣的作用呢。”她把這些發現告訴了舞蹈隊的老姐妹,大家一致認同。
跳舞成了自覺行為,姜蓮花越跳越有勁頭兒,還把幾個平時不出門的退休職工發動起來,舞蹈隊從最初的幾個人到現在的三四十人,小舞蹈教室跳不開了,她干脆把“隊伍”拉上小廣場。老年站及時的為她們開辟新場所,裝上廣場燈。現在,每晚七點,大家相約起舞。柔和的燈光,窈窕的舞姿,姜蓮花和舞蹈隊成了傍晚最美麗的風景。
道具、服裝、場務一肩挑
“再不想喝了,看見都覺得胃酸,”提起旺仔牛奶,老伴兒直搖頭,這“牛奶傷”就是姜蓮花造成的。
今年3月份,為了參加廠里慶祝婦女節的活動,姜蓮花帶著十幾名隊員排練沙罐舞。動作和隊形都已敲定,沙罐卻難尋。大小要能被牢握在手里,不能太重,聲音也不能刺耳。姜蓮花轉遍了東營各個道具店都沒尋到合適的沙罐。正在為此事犯愁,她忽然看到了超市架子上小罐裝旺仔牛奶。大小正合適,裝上黃豆再系上紅綢子不就是完美的沙罐了,立即滿心歡喜的買了兩箱回家。她爭分奪秒的趕制道具,老伴兒加班加點的制造“原材料”。“豆子多了聲音太悶,豆子少了聲音刺耳。我試了一晚上了,52顆黃豆正好,”姜蓮花一心放在她的沙罐上,沒有看到老伴喝藥般的表情。
姜蓮花手巧心細是出了名的。自己動手做道具、改服裝、布置舞臺是常有的事。隊員們身形不一,買回來的服裝都是均碼號,要重新量體裁衣。領口太低就加幾朵胸花,衣襟太短就加一圈流蘇。她總能想到妙招,把衣服制作的更漂亮。借來的服裝最麻煩,費了幾夜的功夫改好,演出結束還要再改回原來的樣子還回去。礦黨委非常支持老年舞蹈隊的工作,姜蓮花卻是道具能做就做,衣服能借就借,從不輕易講困難。
幾天的功夫,24個小沙罐制作完成,被輕握在舞蹈隊員手里,每個動作都讓它們發出清脆整齊的聲音,大家在舞臺上舞蹈,黃豆在小罐子里舞蹈,笑容在姜蓮花的心田里舞蹈。
不止會表演還會導演
采油一礦老年站的墻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獎狀和獎牌,“2004年采油廠‘夕陽紅’健身秧歌比賽一等獎”、“2006年健身球操比賽第一名”、“采油廠2011年重陽節文藝表演賽第一名”,老年舞蹈隊如今已是蜚聲廠內外,今年初,姜蓮花和幾名隊員還拿回了管理局健身秧歌舞比賽的大獎。
同樣是秧歌,為什么采油一礦老年舞蹈隊就能跳得奪人眼球。“那是因為蓮花導演的好。”老姐妹們交口稱贊。
2011年夏天,連DVD都操作不好的姜蓮花居然買回了一部電腦,理由是學舞蹈。“上網看舞蹈,比看光盤好,選擇可多了。”姜蓮花已經能夠熟練的操作,下載視頻,下載音樂,有了靈感還能慢放或暫停,在紙上小畫幾筆。兒子見她一邊比劃動作一邊扭頭看屏幕不方便,又給她買了一部mp5,這下子她更加得心應手。把視頻存進mp5,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睡覺前也看,炒菜也看,經常忘了手里的鏟子,一個展臂就把青菜揚了出來。學會了新動作或是有動聽的音樂,她就把它們揉和到自己的舞蹈中,再教給大家,排出新穎別致的隊形。
“我心里已經編出了一支爺爺和奶奶一起跳的舞,可惜舞蹈隊里男隊員太少了。下一步還得加緊選拔男‘演員’,老伴兒馬上就退休了,我先把他預定了。”大導演部署著。
姜蓮花說,農歷的九月是她最喜歡的月份,因為九月初八是她的生日,九月初九是她的節日。特別是今年,整滿60歲。她帶著老年舞蹈隊編排導演了一支熱情的新舞蹈迎接這個屬于他們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