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電煤價格控制'消息一出,煤炭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再次成為焦點。目前,改革的時機正在形成,煤炭、電力企業的意愿正在增強,此外CPI處于相對較低水平,也為改革留出空間。
首先,市場煤價與合同煤差距縮小的時機形成,煤企與電企接受改革的意愿正在增強。幾年前,市場煤與重點合同煤價差較大,通常在100元—200元/噸。但今年以來,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電力需求下降,煤炭逐漸呈供大于求之勢,市場煤價格明顯下滑,接近重點合同煤價。相關部門應抓住當前市場煤價與重點合同煤價價差顯著縮小的契機,適時取消重點合同煤計劃,實行電煤價格并軌,為理順煤電關系、推進煤炭市場化及建立電煤長期合同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礎。
其次,階梯電價全國實施為改革打好基礎。目前除了西藏、新疆以外,29個省市自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階梯電價。因此,階梯電價為煤電改革做好鋪墊。此外,近期多家金融機構預測計算,市場普遍預計的9月份CPI同比增速在1.9%左右。這將為煤炭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留出政策空間。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煤電并軌需煤炭市場、電力市場形成良好的聯動機制,貿然并軌或產生不良影響。
近年來,煤炭價格上漲既有隨著市場供需關系變化理性回歸的因素,也有成本推動的剛性增長的因素。因此,電煤價格并軌還需從整個電價改革著手,也需要完善煤電聯動政策,確保煤炭價格、發電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實時聯動,同步推進流通體制改革,減少煤炭運輸環節費用。而非簡單的并軌煤價形成機制,單方面做法不利于行業長期發展,也難有實質性效果顯現。必須與電價改革、鐵路運輸體制改革同步,不能將煤電產業鏈割裂開來,改革應逐步推進。